■记者 唐诗敏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自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以来,我市构建三级攻坚体系,建立三项协调机制、组建六类帮扶队伍,提升乡村发展水平,落实企业纾困措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城乡风貌,增进人民福祉,聚焦群众需求难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助企纾困 激发市场活力
“公司只有36人,虽说是个小微企业,但每月固定的人工成本有18万元,50多万元的退税款真是雪中送炭,为推进新项目注入强劲动力!”近日,落户于乐山高新区的四川纬世天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世天然”)副总经理刘俊勇站在热火朝天、忙碌一片的生产车间内向记者介绍,公司在国家税务总局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的协助下,于4月12日上午提交全部申请材料,当天下午便收到了53.12万元的退税款,为启动新项目解决了资金难题。
上半年,我市累计为1141家商户办理留抵退税18.86亿元。用好政策“工具箱”,抓好减税费、保畅通、促消费等重点工作,受惠的不仅有各类企业,老百姓亦享受到“真金白银”的福利。
今年6月11日至8月9日,市中区政府会同市商务局共同开展百日攻坚“促消费、惠民生”消费活动,消费券包含50万元“惠民通用消费券”和300万元“商户让利消费券”,以激发市场消费活力;8月12日至10月6日,井研县委、县政府发放“橘香井研家电券”“橘香井研畅享券”共计560万元,以带动市场经济回升。
问计于民 办好群众事
“这段时间天气热,我家空调都没停过,多亏了你们帮我们改造线路,非常感谢!”8月10日,国网沐川县供电公司前往沐川县沐溪镇龙桥村回访电网改造后的使用情况,村民黄毓锋对电网改造一事表示感谢。
龙桥村地处沐川城郊,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电网多年来一直未进行彻底改造,“电压不稳”“电力不足”一直是村民的心头病。为此,国网沐川县供电公司向上级公司申请了龙桥村片区农网改造项目,采取“企地”共建新模式,建立“村+镇+供电”产业发展党建联盟。通过3个月的工程改造,龙桥村农网改造已新增变压器两台,容量由原200千伏安增加到800千伏安,新建线路2.59公里,新增电杆63根,新安装更换智能电表1200多个,惠及800多户村民。
老百姓用上舒心电还不够,还得住上舒心房。
在五通桥区,畅通排水沟、平整路面、粉刷外墙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今年,五通桥区根据惠民利民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计划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对老旧小区实行综合改造,其中涉及小区住户1200多户。市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在海棠街道10个社区启动了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针对小区建筑外立面、(紧转第3版)(紧接第1版)小区地面空间和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提升,概算总投资1.5亿元,预计今年12月完工。
炎炎夏日,高温持续,为解决居民用水困难,我市多个县(区)、企事业单位多措并举,为老百姓“送清凉”。
犍为县对安全饮水、农作物受灾情况开展全覆盖摸排,对30余个水库计划性泄放灌溉用水,解决15个镇1.2万户农户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市消防救援支队抽调消防水罐车,在进行消毒后装满饮用水,赶赴饮水紧张的乡村,为当地村民送水上门……
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乡镇场镇路面整治88.77公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507处、惠及群众14.22万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为105个“一老一小”集中供养机构提供价值20万余元的防暑降温物资,协调水电气等供应单位做好保障服务,开发社会救助、托老托幼等公益性岗位3718个;全市87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4347名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志愿服务,解决各类问题373个、办理群众诉求67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