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毅 王利)近日,中心城区小丛林巷22号小区的居民围在一起,召开“有事来协商”院坝会,就小区的卫生、安全、公共资产管理等问题开展协商。
院坝会上,居民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市中区海棠街道人民西路社区负责人、派驻海棠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站的政协委员则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给予政策解答,并详细记录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
天渐渐暗,协商现场依旧热烈,居民们纷纷打开手机电筒,在“聚光灯”下寻找“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小丛林巷22号是一个老旧小区,租户多、无门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何做好小区公共管理?部分居民提出,将门卫室收回,由小区业主自筹资金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另一部分居民则赞成将门卫室出租,用租金聘请专人打扫小区卫生。尽管社区曾多次组织小区居民进行协商,但大家依然未能达成一致。
为解决好小丛林巷22号的管理问题,海棠街道人民西路社区坚持用“群众的问题与群众协商解决”的思路,在深入走访、认真收集整理建议意见的基础上,梳理问题焦点,拟定小微协商议题并上报街道办事处。不久之后,便有了这场“有事来协商”院坝会。经过协商,小丛林巷22号的居民最终就小区管理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确认签字。
今年以来,海棠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站创新工作方式,深化“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将民主协商下沉到社区、楼院,组织辖区政协委员、界别代表,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的干部,以及楼院组长等,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召开院坝会,围绕基层治理、城市建设、小区管理、社会事业、平安建设等内容摆问题、提建议、共协商,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居民自治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