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五月的小凉山彝区,山川苍翠,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以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为重点,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清洁能源、康养旅游等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锚定目标,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生态产业,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我市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记者 张清

  抓好保护夯实生态底色

  生态是最大的发展优势,需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我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规划引领,严格空间管控,沐川、峨边及马边划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市域面积的47.81%;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234.12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7.56%,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生态立县根本,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金口河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峨边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正加快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进程,马边跻身全省生态园林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沐川再度上榜“中国天然氧吧”、吹响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号角。

  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马边城区成群凌空翱翔的白鹭群,峨边勒乌乡“闲逛”的野生大熊猫……成为“三县一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真实写照,“两山”转化基础不断夯实。

  做靓“小凉山”旅游圈

  旅游,是“三县一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我市规划“小凉山”旅游圈,以峨边、马边、金口河、沐川为重点,整体打造“小凉山”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推进小凉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塑造藏羌彝文化走廊旅游发展典型样板。

  “这里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带着家人来住上一晚,感觉真好。”“小凉山特色彝族风情,别具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交通越来越方便,旅游项目越来越丰富,环境越来越好。”……今年“五一”假期,“三县一区”旅游持续升温,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陶醉于小凉山彝区的山水之中。游客满意度的背后,是各地文旅产业的加速发展。

  金口河加快大渡河峡谷、大瓦山两大世界级资源开发,投资30亿元的大瓦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推出“大渡河峡谷观光探秘红色游线”“大瓦山湿地自然风光游线”“八月林民族风情游线”3条生态旅游推荐线路,持续推动“山区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房变客房、产品变臻品”。

  沐川以沐川竹海、桃源山居、《乌蒙沐歌》、龙门大峡谷漂流提升为引擎,加大五马坪森林康养度假区、舟坝库区水乡风情小镇、解结湖竹村为代表的文旅项目开发,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闲康养后花园,打造中国慈竹文化第一旅游目的地,全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峨边锦江宾馆建成投运、黑竹沟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彝恋黑竹沟”“记忆峨边”“美神甘嫫阿妞”常态演出……峨边大力推进以黑竹沟为核心引擎,以县城为承接枢纽,以大渡河川滇旅游风景道为发展示范带,以东西南北文旅融合产业园区为特色引领,以五渡镇、红旗镇、大堡镇、黑竹沟镇为活力点缀,以若干彝家新寨为明珠镶嵌的“一核一枢纽、一带四园区、四镇多新寨”全域旅游新格局。

  马边福来“卡莎莎”乡村度假旅游区全面对外运营,举办彝茶文化节暨小凉山采茶节、彝族风情狂欢节暨小凉山火把节等节庆活动,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编制大型音乐舞台剧《千年彝叹》,打造休闲垂钓穿牛鼻、风情体验烟峰寨、一路尖叫雪口山、研学康养小谷溪、千年谜团明王寺等特色景点,推动消费升级,文旅产业发展彰显新活力。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新华村的峨边广益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一株株猕猴桃树已经挂果。(紧转第2版)  (紧接第1版)“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我们将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持续带动地方群众增收致富。”合作社负责人说。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目前,峨边白沙河流域“桃—李—蔬”、大渡河流域“百里桃园”、官料河流域“药—蜂—竹”三个百里产业示范带产业基地达到46万亩,“公用品牌+电子商务”带动产销两旺,2021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6%,峨边荣获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称号。

  马边成功发布中国彝红茶、彝黄茶、彝黑茶团体标准,“马边绿茶”区域品牌价值达17.42亿元,2021年全县茶叶综合产值17.5亿元,茶产业已然成为该县22万彝汉群众的“绿色银行”。同时,水果冻干食品出口欧美,农副产品自营出口实现零突破、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沐川紧扣坚持生态、富硒、有机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壮大以林竹、茶叶、魔芋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中国魔芋之乡、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助推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1702元,增长11.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6元,增长10.5%。以魔芋、茶叶等为主的生态食品加工能力达13.5万吨,是“十三五”期间的2.7倍。

  金口河建设川牛膝、红豆杉、乌天麻、食用菌、茶叶等生态扶贫有机产业基地6万亩,建成乐山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成功打造“金口金品”公共区域品牌,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不止生态农业,工业绿色转型步伐亦日益提速。马边民主绿色工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磷矿采选水平和矿产综合利用产值显著提升。金口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硅基材料,智慧风电项目加快布局,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水电站加快建设,绿色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打造。峨边正着力建设西南最大的高纯氧、医用氧产地和稀土金属制备基地,四川最大的玄武岩产业基地、绿色硅材料生产基地。沐川着力优化生态工业布局,积极探索碳汇经济、清洁能源发展路径,实施技改扩能促进竹浆造纸产业提质增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向未来,砥砺奋进、接续奋斗,我市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正在谱写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健康·广告
   第04版:镜头
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五一”在岗 乐山市新区医院建设忙
打造“三支队伍”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倾情关爱护新苗 老有所为写春秋
不文明行为煞风景
广告
乐山日报综合新闻·广告02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05-03 2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