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理强 傅维军
“养殖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出笋蛹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其他注意事项在生产过程中再仔细讲解,到时候你们一定要认真记录。”近日,在犍为县芭沟镇黄家山村四组,梁刚笋蛹养殖基地生产房内,主人家梁刚正耐心地向前来学习的村民鲁道云和朱毅讲解养殖技术要领。
梁刚,皮肤黝黑,体格健壮有力,话语不多,浑身透出农村人的朴实和勤奋。他初中毕业后在外打拼28年,因为浓浓的思乡情怀和照顾78岁的老母亲,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开启新的篇章。
浓浓乡愁常萦绕
回乡创业开新篇
今年46岁的梁刚,是芭沟镇牛骑村三组村民,在外打工多年。“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让我坚守,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梁刚说,这么多年在外拼搏,他在干过钢筋工、当过煤炭工人、开过工程车,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然而,不论走到哪里,梁刚都十分牵挂家里年迈的老母亲。“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照顾其衣食住行,是我们当儿女的责任。”梁刚认为,如果能在老家创业,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还可以照顾老人,简直就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
2021年10月,梁刚看到黄家山村四组生态环境好,交通便捷,产生了在此创业的想法。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梁刚筹措1万多元租下房屋,从外地引种,开启笋蛹养殖的创业历程。
“为什么选择从事笋蛹养殖?”“如何解决技术问题?”……当笔者问及梁刚这些问题时,他说搞笋蛹养殖投资小、见效快、技术含量低,他都是从网上学习的技术。“养殖过程很简单,和料(椰糠)+种子(一公一母)+交配产卵+成虫,一个养殖周期只有24至25天。”梁刚介绍,“一般一个养殖箱放12对种虫,主食吃香蕉,一个星期能产卵300多个,无损耗;卵在变成笋蛹之前的主食是食用木薯淀粉,所以我们生产出来的笋蛹很生态环保。”
“种虫一个星期后换箱,让它到下一个箱子产卵。种虫产卵盛产期是90天,被淘汰后可以喂养家禽。”梁刚说,“采用分批循环滚动繁殖方式,每批用150个养殖箱能生产出6万只成虫,每月能生产18万只,平均每80只就有1斤。”目前,养殖基地共有800多个养殖箱,其中育种的有200多个、生产的有600多个。
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梁刚的育种繁殖技术逐渐成熟,现已收获48万余只笋蛹、共3000余公斤,实现产值30余万元。
笋蛹养殖有“钱”途
抱团发展奔前程
“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梁刚不仅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目前,他带动发展养殖户10多户。当地村民贺全芳、杨慧兰、陈廷芳3人在梁刚的养殖场务工,一个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她们表示,下一步也打算养殖笋蛹挣票子,过上好日子。
每次当养殖户遇到难题时,梁刚总是不厌其烦地在线上讲解,有时还会当面无偿教授技术,解决村民养殖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笋蛹养殖规模扩大,产量也在增大,必须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全方位、多形式的销售模式才能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产品变成商品。”这是梁刚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现在,我主要是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进行销售,涉及乡厨、超市、农贸市场、零散客户、酒店饭店、宵夜店等。以后将充分用好微信和抖音等线上模式,与抖音平台合作,在抖音商城上扩大销售。”梁刚介绍,养殖笋蛹的前景很好,开发熟食加工是必须要走的路,这样才能走远走稳,做大做强。目前,他已与紫燕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将笋蛹进行熟食加工后销售。
“笋蛹养殖是朝阳产业,我很有信心。况且育种的周期短,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可以减少引种开支。”梁刚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从源头上做好优质产品,让小小笋蛹去“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