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余乐 文/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安排,市中区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内外协力,毫不松懈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体医务人员全力以赴坚守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大“战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白衣执甲战“疫”线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拼的是精神,靠的是多系统的全面保障。
3月30日,市中区人民医院对医院防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重点布局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封闭管控、流调、物资保障、后勤生活保障等环节,各科室科学排班,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随时待命,整体联动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发热门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热门诊是医院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全体人员一定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斗’!”这是市中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全体医务人员的承诺。
发热门诊24小时运行,实行6小时/班工作制。医护人员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个班次下来,身上被汗水浸透,皮肤因长期被浸泡而过敏,脸上、耳后都是深深的压痕……但他们毫无怨言,全力以赴。
“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次患者离开诊室前,几乎都会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市中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负责人陈健说。
目前,市中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这个由4名医生、8名护士组成的年轻队伍,为了共同的使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第一线。大家都立下誓言:站好岗,守好哨卡,做合格的“守门人”!
核酸采样
李志虎是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医师,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市中区人民医院核酸采样应急队的一员,积极奔赴采样一线。
“我们的主要战场在小区,采样时,需要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为隔离在家的群众挨家挨户采样,逐户逐人核对姓名、性别、条码号等个人信息。”李志虎介绍,有一次,需要采集核酸的市民家住7楼,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爬上7楼时已汗流浃背。“很累,但听到居民一声‘谢谢’后,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李志虎说。
心血管内科、ICU、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为保证核酸采样应急队工作顺利开展,市中区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抽调精锐组成两支核酸采样队伍,全力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用责任和担当肩负起守护乐山百姓健康的重任,他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切实构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防线。
检验科
厚厚的隔离门,高速运转的检测仪器,“全副武装”的检验人员……市中区人民医院检验人迅速响应号召,在大家看不到的实验室里与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毒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博弈。为尽早完成检测,获得结果,发出报告,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分批进入实验室,用一双双“火眼金睛”专注地检测每一份送检标本,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诊断依据和技术支撑。
4月1日,市中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接到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核酸检测任务,待检测的标本达到1万多人份。午夜,实验室内,只能听到隔离衣摩擦的窸窣声和机器运转时的微响,检验人员身着防护服穿梭在实验室内,步履急促,分秒必争,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忙碌。从早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全部检测任务顺利完成。
上报结果后,大家才深深松了口气。虽然脸上布满了压痕,虽然已经熬红了双眼,但他们无一人叫苦叫累。
坚守后方保健康
疫情防控不能松,医疗保障要抓紧。市中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积极投身战“疫”工作,在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在面临疫情防控压力大、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迎难而上,门急诊、专科专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常规开诊,检验检查高效运行,病区病房安全开放,积极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周强是市中区人民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负责乳腺外科专业诊疗工作。在该专业近一半医生力量被抽调支援外出核酸采样工作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坚守后方大本营,以院为家,保证科室的正常诊疗工作,全力救治危急重症患者。
“遇到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我们会根据疫情防控方案,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后,将其收治去病房,及时安排手术。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一方面择期安排手术,另一方面则通过网络平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周强介绍,为保障患者在家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科室建立了微信群,患者有任何疑问均可在微信上咨询。比如癌症病人的深静脉置管,患者在微信上一对一咨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如果网上不能解决,则会为患者提前安排医生,并告知就医流程,保障就医顺畅。同时,科室还开通了名医科普,安排医生为市民提供疾病预防相关知识。
莫丝琴是市中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疫情发生后,她被抽调到神经外科支援该科室常规诊疗工作。“有人被派往前线,必然就有人需要看守家门,保障正常医疗运转。我们留守在医院,就是要做前线的坚强后盾。”莫丝琴表示,虽然人手比以往紧张了不少,但相比紧张的“前线”,这些都不是问题。
疫情期间,住院部家属无法探视。因此,很多患者的生活护理全部依赖于护士。“翻身、拍背、换衣服、清理大小便等,除了要做好这些体力活,还要每天跟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
原计划4月初做声带息肉手术的莫丝琴,因工作繁忙只能另择时间手术。但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她的声带受损明显加重。“说不出话就吃润喉片,只要不影响工作,其他都不是问题。” 莫丝琴说。
在市中区人民医院,无数个“我”组成的“我们”,无数个“小家”组成的“大家”,汇聚成了风雨无阻、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行动化成无声的语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