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 让信息技术应用扎根课堂
——我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张力

  ■记者 张力

  日前,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公布第一、第二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典型案例评审结果。我市入选案例6个,其中典型案例2个、优秀案例3个、入围案例1个。乐山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处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乐山教育系统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并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形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快速提升、教学视频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整校推进重实效 提高办学质量

  据悉,在本次我市入选的6个案例中,乐山一中有1个典型案例、2个优秀案例和1个入围案例入选。此前在2021年5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启动2020年能力提升工程2.0全国优秀典型案例评选工作,经过层层评审,最终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78份典型案例入选,乐山一中的典型案例便是四川省入选的4个案例之一。随后,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2020年典型案例线上展播活动中,乐山一中进行了典型案例《精准研判、因地制宜,科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经验分享,从“问题与挑战、问题解决思路、实践成效、案例创新点”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交流,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乐山一中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样板校,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同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提升目标有机结合,明确了以能力提升工程2.0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提升办学品位。

  在具体做法上,该校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一划两案”,成立管理团队、培训团队、骨干团队三支队伍,形成推进此项工程的合力;确定“1+1+X”微能力点学习研修模式,印制《研修手册》,出台任务清单、考核细则及奖励机制,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经验做法,对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能力提升工程的逐步推进,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越来越多教师开始自主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优化课堂环节。”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在整校推进培训的过程中,将各类实用且高效的APP和软硬件教学设施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构建诸多教学和工作的新场景、新范式,并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校本微课资源。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省、市两级教育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继续走好“整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之路,向着教育发展的更高目标迈进。

  建设“智慧校园”

  助推跨越发展

  一套先进的自动识别系统,可以锁定每位进出教室的学生,识别学生发呆、瞌睡、玩手机等行为,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严肃课堂纪律;用手就能写字的“黑板”,全隔音的墙壁、多个摄像头实时同步记录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课后教师和学生还能随时点播回看查漏补缺……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智慧教室”,多样化的功能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在乐山校园屡见不鲜。比如市嘉州学校,提出“信息化兴校”的发展方向,经过3年发展,初步完成“智慧校园”建设。“我校构建‘智慧校园’首要进行的是中心机房的建设,‘智慧校园’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云服务’为核心,融合校园教学管理、生活软硬件平台。”该校相关负责人说,校园一卡通的使用实现了对学生的考勤与管理;智慧一体机运用于数学和智慧课堂,用平板设备高效完成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智慧办公系统让教师轻松便捷实现云办公;还有全自动录播教室、校园机器人教室、数字化书法教室等,为师生带来新鲜的校园生活体验。

  技术赋能,提质增效。市嘉州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省级样板校,该校教师多人次在省、市级教师信息化大赛、微课大赛、教学大比武等活动中斩获佳绩,指导学生参加编程、创客、机器人比赛多次获国家、省、市级荣誉,省内外教育部门、兄弟学校多次到校观摩、交流“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我校将持续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校园生活一体化、校园设施数字化、课堂教学生动化和家校沟通无缝化,争创四川省智慧教育学校。”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在我市其他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其中,乐山海棠实验中学已构建起全网络、大数据覆盖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并形成了纳米智能黑板、教学平板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融合的“智慧课堂”,搭建提供云端服务、智能大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的智学平台,让教学走向人工智能融合,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发展进步。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记者从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处了解到,2021年,我市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制定《乐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并召开市级培训启动工作会,对相关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我市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级培训后,32所学校共有1803名教师参培。随后,区县培训工作也相继展开。今年,我市将督促各区县做好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力争在今年全面完成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

  同时,我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四川省开展的省级示范县、样板校、试点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乐山有1个示范区、5所样板校、9所试点学校共1876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截至目前参培率为97.12%。其中,乐山一中、市海棠实验中学被评为优秀示范学校。

  据悉,目前,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教育信息化环境初具规模。随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持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呈现有了更多的可能。从树立信息化教学认知,到技术优化教学,再到技术改变教学,这是一段漫长且曲折的探索之路,唯有不断跟进、反思,信息技术应用才可能真正扎根课堂,助益教学。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教育
   第04版:时事·广告
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 让信息技术应用扎根课堂
展示学生书画才艺 促进全面发展
搭建交流平台 提升教学质量
图片新闻
研思同行 赋能成长
沙湾区教育系统赴美姑开展教育对口帮扶活动
“五大行动”推动“党建+教育”深度融合
班主任能力大比拼 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乐山日报教育03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 让信息技术应用扎根课堂 2022-04-04 2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