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薇
和所有的基层社区工作者一样,这几天,市中区海棠街道府街社区副主任罗瑶一直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3月30日22时50分许,漆黑的夜,一阵急切的敲门声在寂静空旷的楼道里回响。“您好,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请问您是否乘坐过XX次列车。”说话的正是罗瑶,此刻她正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奔赴各小区进行摸底排查。
从3月30日晚接到市中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反馈后,根据一项项安排、一个个部署、一条条要求,罗瑶和同事进行精准比对核查、摸排、登记和上报。不仅要电话联系,联系不上还要上门寻找,遇到不配合的更要耐心解释,目的只有一个:把疫情防控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此,她已经连续奋战了3个夜晚。
在罗瑶看来,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做疫情防控的“守门员”,还要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用心搭好“连心桥”。
“隔离在家的居民,是我最牵挂的人。”罗瑶说。走访关心隔离人员的身体、精神健康状况是她的每日必修课。针对情绪不稳定的居家隔离对象,她都要通过电话联系,与他们拉家常、疏情绪、问需求,用心用情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和烦躁。
她和同事还当起居家隔离对象的“生活保姆”,为他们代购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收集倾倒生活垃圾,并安排人员及时消杀。
在日常工作中,为更好完成群众宣传、摸排、登记、上报工作,罗瑶依托网格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做到宣传排查不出差错。线上通过电话、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向居民群众宣传防疫政策和知识;线下深入小区,挨门逐户排查,及时排查流入人口,做好按时登记上报。
“我们社区共有1万余名居民,社区干部又少,所有同事每天都提前上岗,排查、报表、站岗等。与他们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又是一名预备党员,必须扛起自己的责任。”罗瑶话语中透着坚强与自信。
离的是家,守的是职。在府街社区,还有很多像罗瑶一样的社区工作者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对疫情,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成为抗击疫情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