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有希
作者将日子梳理成诗意风景,煮雪、劈柴、泡茶、话桑麻。因缘而聚,因情而暖。一份恬淡,一份释怀,过云淡风轻的生活,不与百花争艳。仿佛读到了林清玄的散文:生活中无不是禅的道场,凡有触动,皆有禅意,有禅的地方就有欢喜。
手捧井研作家王晓霞最近出版的新书《心海观潮》,目光被简约的封面设计深深感染。书面涂洒了一层铮亮的银粉,泛射出细末光斑。远方,飞翔的海鸥伴着如叶扁舟,在一抹朝阳的映射下,画面显得静美祥和。
我和王晓霞认识两年,受疫情影响,只见过四次面,平时的稿件交流都是以微信传递。每一次和她见面,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文风和个人气质,是非常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
王晓霞的作品曾在《人民日报》《星星》《四川文学》等报刊平台上发表,她紧跟时代步伐,讴歌弘扬井研文化,记录乡村振兴成就,取得了不俗成绩。新冠疫情中,她还用手中的笔,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进行了及时报道。
翻开《心海观潮》,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心阔如海,阳光灿烂》,这是刘裕国老师深情抒写的一篇序。刘老师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剖析,将一个女作家成长蜕变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心海观潮》体裁涉及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书画与书法赏析等,收录了百余篇作品。该书以一颗真挚的文学之心,浓浓的乡愁情,展现出作者丰富多彩的生活。读王晓霞的诗歌,需要心静如水,且行且慢,从时光中漫步,如沐春风一般神清气爽。
好想剪一段时光
让水墨在上面尽情泼洒
让山间轻雾
伴着小桥流水轻唱耳畔
好想剪一段时光
行走在林荫小道上
一段美好时光,一片萦绕往事,伴着那青春浪漫的情怀。小桥汩汩流水,山间袅袅云烟,以及啁啾鸟儿和鲜花草地,一幅秋天的自然美景,直抵心灵深处。
三月的桃花
在枝头轻盈地舞蹈
一如那妖媚的女子
回眸深情
尽情吟咏的那份浪漫
诗意萦绕,文字曼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柔情。思绪纷飞的三月,芳香四溢的季节,眼中凝望着的人面桃花,尽在岁月的彼岸和远方。
风儿轻唱
在初夏的河边
一种热闹
把恬静以独特的方式书写
一种情调
悄悄绽放
于青春的尾尖上
王晓霞的诗歌里,总有一份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清晰、亮丽的字句中,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以及情窦初开的迷离色彩。她的诗歌里处处有阳光,有花香,有歌声,还有梦想。
只想把爱
放进一池清莲的柔波里
任岁月蹉跎
掬一捧时光与你
珍藏在记忆里
佛说一切皆空
我放下天地放下万物
却怎么也放不下你
优美抒情的诗歌,字字如珠,饱含深情的爱意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像花间蝴蝶,起舞纷飞在读者的眼前,口齿生津,心旷神怡。
做一个端庄娴静的小女人。这是王晓霞在散文《我本凡妇》中的自我透析。“提起笔,天马行空的思想,展现着许多美好的东西。放下笔,我就是一个平凡妇人。”
《心海观潮》也观其心,从王晓霞众多散文、文学评论里,能感受到她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文化底蕴,清新流畅的文笔,醇厚朴实的情感,简单的生活,遥远的梦想。一些理性,一些执念,浸透在白纸黑字上,蕴含着或浓或淡的人生哲理。
“夕阳下,踟蹰的老人,十分凄凉孤苦,佝偻的身影烙印在心中。像一只落单的蝶飞入心里,百般难受,万般无奈。”这是多么脆弱与无助的一颗怜悯之心。
“生命是一场懂得。一段流年时光,一路相伴温暖。”《喜欢云淡风轻的境界》,从容、淡定,作者将日子梳理成诗意风景,煮雪、劈柴、泡茶、话桑麻。因缘而聚,因情而暖。一份恬淡,一份释怀,过云淡风轻的生活,不与百花争艳。仿佛读到了林清玄的散文:生活中无不是禅的道场,凡有触动,皆有禅意,有禅的地方就有欢喜。
散文是王晓霞的挚爱。做一个爱码字的凡妇,多一些善感,多一些成熟。仅此而已,我就是我,不愿过水中月,镜中花的生活,不丢失自己,也不丢失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