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夹江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动员我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激情奋进“十四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夹江贡献力量!
夹江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夹江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战略决策,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五年;是夹江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是夹江积极践行“两山论”,城乡面貌、生态环境发生历史变革的五年;是夹江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夹江坚决惩治腐败、纠治不正之风、政治生态创优的五年。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深入实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和市委“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激情奋进“十四五”,唱好融入“重头戏”,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夹江新篇章。
未来五年,我们的目标定位是:
锚定1个总目标 建设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抢占2个制高点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用核技术产业基地;抢占交通区位制高点,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抓好3个硬任务 加快建设乐山旅游第三极。全面融入大峨眉旅游环线,全力打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旅游名片,全域开发“核、堰、纸、茶、画”研学旅游产品,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建设成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力融入成都、对接成都、配套成都、服务成都,畅通交通联系,推进产业配套,深化区域协同,共建营商环境,共享公共服务,率先融入成乐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为引领,建设“一区三园”现代工业园区,培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优、做强“夹江制造”,形成有强大实体经济支撑的高质量县域经济。
实施“三个计划”,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制造业“双轮驱动”计划。全力推进民用核技术产业“一号工程”,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用核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到2025年,新增规模以上民用核技术企业10家以上,民用核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西部瓷都”二次创业,准确把握“双碳”战略下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按照“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原则,以名品、名牌、名企、名人等“四名”创建为主要抓手,实施“退城入园2.0版本”行动,建成全国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推动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经营主体实现三个倍增,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三产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抓好乐山旅游第三极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
实施“一镇一业”培育计划。明确各镇经济发展主攻方向,鼓励结合实际创新发展。
聚力“三农”发展,建成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
统筹抓好“三大产业”“六大行动”,保持一产总产值、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农业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15个,建成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
做强“三大产业”。明确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产业。
推进“六大行动”。深化“城乡环境秩序提升”专项行动、“基础设施补短”行动、“农业园区和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招贤引智”行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提升”行动、“文化赋能乡村”行动。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试点。重点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按照“摸清底数、规范管理、有效盘活”思路,力争盘活闲置宅基地3000亩。
做好“三篇文章”,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水平
实施“拥江发展、景城融合、产城一体”城市发展战略,活化东风堰世界灌溉遗产,构建“大江大河穿城过、小桥流水处处景”城市景观,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青衣水城。
做好门户文章,提升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能力。打通大动脉,完善城际交通体系,畅通毛细血管,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做好水堰文章,提升城市形态、文态和业态。推进拥江发展,规划实施城区青衣江两岸基础设施配套和景观提升工程。实施世界灌溉遗产东风堰活化利用工程,实现以水润城、以水兴城。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大力发展“月光经济”。
做好补短文章,提升城市舒适度、知名度、美誉度。深化省级生态环境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大力发掘弘扬“三线文化”,培育刚柔并济的城市品格、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回应四个期望,用工作实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环境的期望。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县城;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望。加快建设智能化现代化一站式市民中心,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夹江人民活得有尊严;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的期望。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重点领域安全防线;回应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期望。着力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推动夹江在共同富裕上率先示范。
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夹江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打造具有夹江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着力凝聚人心合力,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摘自《中国共产党夹江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