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栋
其实,置身于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心中那一片最柔软的角落里,藏着哪些过往、念着哪些旧人、记着哪些因思念而氤氲的忧伤。中秋佳节,团圆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主题,也永远不会是对中秋画面唯一的描绘,人生海海,相逢总是短暂,离别才是生命的永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将至,对于无数在外漂泊的人来说,团圆或许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词。每当月圆之夜,打开窗户,让秋天夜晚的微风拂过,遥望天空,那皎洁的月光洒在窗台上,怀着忧思去静静地思念,彷佛又能看见那些生动的面孔,回想起那些早已逝去的往事。在某一瞬间,他们甚至已然站在了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继续过那没有过完的生活,说那没有说完的话,和我们一起吃着月饼,沐浴着月光。
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正如古人所云:“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秋之后,今年便已经过去一多半了,想起所遇到的人和事,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恍然还在眼前。我们依仗着年轻,肩负着梦想与情怀,只身一人便踏上了通往远方的路,却从未想过归途。我们望着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的月亮,也许会觉得在外漂泊的日子总是那样不尽人意,总会于此时想起故人、念起家乡。而那份来自月圆之夜的问候,我们收到的永远是鼓励与祝福,并且令人坚信只要心怀感恩与思念,我们便能将不同的时空连接在一起,即使孤身一人,也仿佛有他们陪伴。而当有所念之人的陪伴时,无论走到哪里,他乡便也化作了故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他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道出了他对身处逆境却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轻盈柔美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婉转,笑靥如花,风起时,那歌声如飞雪飘过炎热的夏日使周遭变得清凉。
我们沐浴着日月之光,见证着世事沧桑,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苦楚离别。有些人会永远地离开我们,有些相遇却也早已注定,只要我们保持思念,我们就始终不是孤身一人。我们不会因为生活的艰难困苦就此放弃生活,我们也不会因为身处异乡无法团聚,就忘记陪伴、忘记怀念。其实,置身于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心中那一片最柔软的角落里,藏着哪些过往、念着哪些旧人、记着哪些因思念而氤氲的忧伤。中秋佳节,团圆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主题,也永远不会是对中秋画面唯一的描绘,人生海海,相逢总是短暂,离别才是生命的永恒。我们念着旧人、带着未来的祝福,在夜里辗转反侧,思绪纷飞,幡然醒来,明月已西斜,思念洒落一地,回过神来,心中却莫名多了几分安定与淡然。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漂泊的我们终于可以安眠,举头望明月,忽觉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