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理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王中碧

  ■王中碧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和国家发展壮大并取得显著成就。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100年来,根据时代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党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调整、改革、稳固和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与启示都蕴藏于这100年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程之中。在新时代发展历程中,我们要牢牢掌握历史经验,合理运用以应对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困难和挑战。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虽然每个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不同的挑战以及任务,带有时代烙印,但都具有相承性。对于如何推进未来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可以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史中寻找经验,并结合当前实际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理论。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坚持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政治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作为指导,必须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体现领导作用。而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不仅在思想建设方面,更在组织、军事、作风等全方位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这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一直加以重视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经济基础。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这一经验是经过正反历史验证的正确经验。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错误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推动、促进经济发展并巩固经济基础。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巩固能保障意识形态工作顺利运作的经济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守的价值取向,是一切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在掌握人民需求基础之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得以一脉相承延续下去。

  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实践生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与时俱进,这是其生存和长久发展的实践生机与活力源泉所在。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中。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自身体制机制的创新。面对各个时期的风险与挑战,需始终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未来思考

  加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的全方位领导,更为重要的是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转化为现实力量。要健全完善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体制机制,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基层,从中心部门到横向边缘部门,“层层落实”“一门不落”地完善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同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领域建设,更是加强对新兴交叉出现新领域的意识形态领导。

  健全完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思维和方法的体系。坚持完善传统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意识形态经验模式固然是必须,但面对新的时代环境,要更加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创新、机制创新。要把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一切有利于意识形态创新性建设的思维都尝试合理运用于其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意识形态的建设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世界各级权力结构的变化,更是国家对各个领域制度的治理需要改变。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要具有国际格局和视野并进行创新,于“变局”中探寻具有创新价值的意识形态建设机制。

  提升积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的应急能力和速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充分提升自身的应急能力与速度。未来世界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家间的竞争与较量,更具挑战性的是来自非人类的不确定性挑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应多加思考更具远瞻性的工作方向和布局。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为乐山师范学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金融·广告
   第04版:理论
乐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理论研讨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摘登①
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实践的辉煌历程、非凡智慧与独特密码
感叹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中国共产党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百年探索和经验启示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乐山日报理论04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2021-08-20 2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