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余乐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而瓣膜就相当于心脏的“门”,在心脏各个心室与心房之间开启、闭合,保证血液能够流畅地单向流动。
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国内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病率在不断攀升。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造成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正确认识心脏瓣膜病,科学治疗,是降低重病率,使患者重获健康的关键。
微创技术
让高龄老人重获“心”生
79岁的市民杨婆婆长期反复出现心累心衰症状,曾就诊于多家大医院,但考虑到杨婆婆自身年纪已高,手术创伤较大、风险高等诸多顾虑,患者及家属选择一直在家吃药进行保守治疗。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治疗已经不能缓解杨婆婆的症状,近段时间,杨婆婆在活动后心累、气促的症状明显加重,遂前往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咨询,尝试手术治疗。
“经检查,发现杨婆婆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病变中重度反流、左房室长大。”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周洋介绍,结合杨婆婆既往病史,并发症、高龄等情况后,他决定为杨婆婆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完善术前准备后,周洋团队顺利为杨婆婆完成了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左心耳内口缝闭手术。术后杨婆婆生命体征非常稳定,在重症监护48小时后转入了普通病房,并于近日康复出院。从实施微创手术到康复出院,短短2周时间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杨婆婆的心累、心衰问题。
心脏问题
及时治疗是关键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少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对手术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害怕手术,从而迟迟得不到有效治疗。”周洋介绍,患了心脏瓣膜病就要及时治疗,过去高龄患者——心脏手术高风险这一禁忌难题,随着胸腔镜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迎刃而解,微创全胸腔镜心脏手术不仅带来了手术方式的革新和突破,更是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特别是针对高龄患者来说,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费用更低,能使患者更快返回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优势。
临床上,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一般可分成两类: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和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前者主要表现为支撑瓣膜的结构变细、延长,从而对瓣叶的支撑作用减弱,出现关闭不全;后者是指原来正常的瓣膜或在轻度瓣膜异常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瓣膜增厚、变硬、变形,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老年性心脏瓣膜病进展缓慢,相当长时间内可无明显症状。而当心脏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严重时,可出现劳累时胸闷、气急、下肢水肿,甚至不能平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心绞痛及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洋提醒,心脏瓣膜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心脏的影响也会比较小,风险也较低。随着病情发展,等发现症状再去就诊的话,治疗的难度会加大,对心肺的伤害也较严重。
相关链接
重视危险因素 及时预防疾病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和生活习惯等,老人要重视这些危险因素,防病控病。
年龄 年龄与该病的关系最为密切,且瓣膜钙化的程度随着增龄而加重,高龄者多瓣膜受累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性别 主动脉瓣钙化多见于男性,而二尖瓣环钙化多见于女性。
吸烟 吸烟能使本病危险性增加35%。
高血压 有高血压史者危险性增加20%,可能与高血压易造成瓣环损伤,引起组织变性,加速了钙化过程有关。
遗传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特点。
骨质脱钙 骨质脱钙异位沉积于瓣膜及瓣环可能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二尖瓣环、主动脉瓣沉积的钙盐可能主要来源于椎骨脱钙。
其他 如超重、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