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习近平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 会议传达习近平关于庆祝活动的重要讲话 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出部署 李克强汪洋赵乐际韩正参加会见 王沪宁参加会见并在总结会议上讲话
~~~(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马波在全市防汛减灾和地灾防范应对工作调度会议上强调~~~张彤讲话
赖淑芳率队开展“三江两岸”岸线保护立法调研~~~
~~~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快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中共乐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就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1.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围绕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乐山作为全省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资源禀赋独特、创新基础厚实,必须坚定担当使命,推动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四川省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2.把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面向”“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充分发挥乐山高新区平台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把我市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推进“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3.明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全面提升我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把乐山打造成晶硅光伏、民用核技术、稀土等领域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

  ——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健全。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充分聚集、顺畅流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领军型创新团队。

  ——创新创造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政策保障和政务服务精准高效,创新创造蔚然成风。

  ——新旧动能转换初步完成。创新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体系初步确立。

  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等指标均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上升,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超过60%,保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按照“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的创新布局,基本建成成渝重要区域创新中心、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基地、“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和具有乐山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区块、民用核技术产业创新区块、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创新区块,全面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

  二、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创新格局,锚定乐山历史方位

  4.建设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共建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按照“产业集聚区、创新领头羊”的定位,做强做大乐山高新区,发挥乐山高新区牵引、带动、辐射作用。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积极鼓励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运行质量评估机制。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培育形成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3个千亿产业集群和食品饮料500亿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2家。

  5.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夯实园区载体,加快完善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提升研发孵化、物流服务等公共配套水平。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做优晶硅料和拉棒等前端环节,做强硅片、电池片等中端环节,做大光伏组件、储能设备、光伏电缆等后端环节,加快构建上下游适配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打造光伏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有机硅新材料、电子级多晶硅和信息产业。支持电池片、组件、辅件、储能等项目向乐山高新区、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等地有序拓展,加快乐山高新区光电信息科技园建设,全力提升五通桥园区主承接地功能配套,形成“一园集聚、区域布局”的“大硅谷”承载体系。到2025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产值力争超过2000亿元,全面建成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

  6.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区块。坚持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按照“一总园六分园”布局,深化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提升总园的展示、集聚、孵化功能,做强茶叶、晚熟柑橘、林竹、畜牧、中药材、高山蔬菜科技园,带动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科研院所在现代农业园区设立试验站、中试熟化基地,发展茶叶、柑橘、中药材、笋用竹等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现代生物育种,支持一批农(林)作物种子(苗)生产基地认定,加强峨眉黑鸡、峨边花牛、马边乌金猪、沐川乌骨黑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强化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应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引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复式作业机械和智能农机装备,加快“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推进烘干冷链体系现代化。抓好茶叶、蔬菜、中药材、优质粮油、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四川省天府质量奖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农业+科技+旅游”行动计划,推进峨眉山“茶科旅”示范发展,促进竹叶青·论道茶文化体验庄园、犍为世界茉莉博览园等园区实现“农科旅”融合发展。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7.建设民用核技术产业创新区块。加快建设核技术应用、高端装备配套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医用同位素、核医疗设备、无损检测、密封放射源、辐照加工等产业。到2025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民用核技术应用企业10户以上,民用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把乐山建成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

  8.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创新区块。创新文旅产品供给,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分批推进旅游景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建成一批智慧公共文化场馆、“5G+”文化旅游景区、“5G+”数字文旅体验中心等。创新文旅管理模式,加快引进智慧停车、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等新兴技术,完善乐山文旅云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市域、县域、景域”联动的乐山智慧文旅指挥调度中心。创新文旅营销手段,推动乐山文旅大数据中心建设运用,建好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和社交媒体实现消费者的连接、参与、培育和转化。创新文旅服务方式,深入推进“一部手机游乐山”,丰富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的一体化智能化服务。到2025年,把乐山建成全国智慧文旅标杆城市。

  三、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9.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公共平台开展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科技基础资源、大型科研仪器和工业设备向企业开放。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建立市级科技型企业备案标准,完善全市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布局规划,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创新型头部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投资结构,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到2025年,全市新增国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部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创新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0.提升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聚焦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引导支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在乐山高新区新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乐山高新区科研总部。争创“轻质稀土”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储能技术研究院升级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和联盟。建立一批高质量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进位、提档升级,提高创新力和亩产效益。到2025年,新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20个以上。

  11.推进关键核心应用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晶硅光伏、稀土、民用核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和重点应用研发攻关,争取原创性突破。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化集成与应用。实施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在高纯晶硅、电子级多晶硅、特种绿色建材、高端精细化工、高性能先进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储能装置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技术成果。发展重大工程科技,推动创新型企业参与川藏铁路、页岩气勘探开采和转化利用、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承担多学科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项目。到2025年,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10项以上。

  12.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础建设,围绕构建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食品饮料和数字经济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建立一批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生产线。加快乐山高新区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聚集区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制度,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对接和互动渠道,加快培育一批技术交易、咨询评估、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等领域的科技中介专业化服务机构,建立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乐山分中心。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高标准建设乐山高新科技服务大市场,推进乐山高新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合作,打造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科技咨询师。依托乐山高新区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式孵化体系。到2025年,实现重大工程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实施硅材料、全钒液流电池等产业专利导航工程,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开展商标、地理标志品牌经济培育专项行动,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强企。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推动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善技术保护支撑体系,培育发展知识产权维权咨询、仲裁调解等组织,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和简繁分流等改革,依法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支持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到2025年,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4件以上,市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达到50家以上。

  四、拓展创新成果应用场景,强化重点领域科技赋能

  14.强化数字经济科技支撑。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规模化部署,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统筹集约建设大数据中心,争取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枢纽节点。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争取融入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加快建设统一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做强电子信息信创产业,发展信创整机、基础硬件、半导体材料及分立器件等产品。鼓励发展软件产业,大力推进自主可控基础软件与系统软件研发。加快发展3D打印产业,突出“研发+应用”,推动实现规模化量产。创新建设“数字乐山”,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加快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公共服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升级计划,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设立市级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公司,促进数字产业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15.强化先进制造科技支撑。推进工业强基工程,提升产业核心基础体系能级。实施新一轮大规模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全产业链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流程再造。实施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市场开发等数字化,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促进建筑新材料、晶硅光伏、绿色化工等领域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行业二级节点。稳步实施“人机替换”工程,提高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在制造端应用水平。发展先进材料产业,打造以稀土深加工应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绿色储能材料、绿色建材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进钒钛钢铁、不锈钢、陶瓷、PC构件等传统材料新型化。到2025年,建成数字工厂50家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打造上云企业1000家以上。

  16.强化健康乐山科技支撑。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全省医疗卫生次中心、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次中心、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建设乐山市中医药研究院,高质量建成四川省积聚(肝硬化)中医药防治中心,争创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乐山市全民健康信息数据平台、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面推进“健康乐山”行动,提升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制剂、化学药物、医疗器械和康养等产业,重点抓好核医疗装备研发制造。

  17.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市域“两高”项目双控清单。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实施电能替代。强化减污降碳技术推广应用,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和重点工业园区绿色改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建筑等朝阳产业。组建市气候应对研究中心,加强大气等污染成因分析和治理攻关。开展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推进峨眉山、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等重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降解技术应用。到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消除重污染天气,国省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

  18.强化社会治理科技支撑。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现更加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大力开展智慧交管建设,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打造一批智慧楼宇、智慧小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建设,全面升级刑事技术实验室,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心连心服务综合能力水平,打造“1+3+N”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升级版”,推进群众服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一体化,建设乐山智慧治理中心,建强反恐指挥中心。提升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风险科技监测预警能力,加快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建设,加快无人机、大排量排涝泵车等装备配备运用,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水平。到2023年,建成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五、集聚用好各类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环境

  19.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健全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机制,建立乐山特聘专家制度,细化重点产业、行业、企业人才特殊支持办法,着力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持续实施“嘉州英才培育计划”,培育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用人单位给予人才计划配额。推动科研事业单位技术高级岗位向重点发展学科、优势学科倾斜。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实施人才跟踪式服务计划,完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立重点人才需求收集办理常态机制,拓展“嘉州英才卡”服务事项,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医疗保障等措施,探索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打造四川文化旅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供高端人才寻访、项目对接和投融资等综合服务。建立健全科研人员维权援助机制。在乐山高新区建设全市高层次“人才之家”,支持各县(市、区)通过“人才飞地”等形式实现柔性引才用才。支持峨眉山市、犍为县建设人才先行区。

  20.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制定科技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深入推进财政科技支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后补助政策,综合运用基金支持、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奖补政策,促进重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全面及时落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带动作用,鼓励基金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力度,适当提高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失败容忍度。

  2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充分运用信用融资工具,大力开展“科创贷”“园区贷”等业务,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信用贷、履约保证保险贷等信贷力度。支持金融保险机构开发促进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强化科技金融结合,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究。支持市内龙头企业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各类投资机构设立更多面向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投资基金。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型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努力培育一户、股改一户、上市一户。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上市、进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奖励力度。建立政府风险投资激励和管控机制,完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分享收益的社会资本让利机制。到2025年,完成乐山市商业银行IPO上市,成功组建市农商行,基本实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全覆盖,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以上,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挂牌企业200家以上。

  22.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实施“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制度,探索通过举荐制等途径完善非共识项目评审立项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导向,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地位,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对荣获国家、省科技奖励的项目主持单位给予配套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推进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切实减轻经费使用、评价考核、成果转化等方面负担。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制度。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遵循科技创新客观规律,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类型和情形,依纪依规依法研究制定创新活动容错纠错清单,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和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科研项目监督、检查、审计信息共享机制,为推动创新发展解压松绑。

  23.优化政务服务和法治保障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重大创新平台项目评审组织实施方式和审批流程。优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验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等工作流程。加快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改革,建立全科受理队伍,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办理证照、税务、社保等开设“绿色通道”。在乐山高新区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积极探索推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用地政策,打造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区。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和司法机制,争创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区。

  24.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强人才交流、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对接合作。探索建立与成都、重庆等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开展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共管试点,加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科研交流。深化与重庆市武隆区、大足区等文旅科技创新合作。用好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浙川东西部协作乐山产业园建设,全力争创东西部协作示范市。加强与中外友好城市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有序推进科技创新走出去,支持在乐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积极参与科博会、西博会、海科会等活动,支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创新交流活动。

  25.培育弘扬创新文化。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规划建设乐山科技馆,大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争创省级科普基地。推进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开展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和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创新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鼓励开展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引导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做好各行业创新创业宣传报道,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定期开展“嘉州创新领军人才”“乐山工匠”等评选表扬活动。

  六、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26.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市推进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加强对创新发展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项工作组。健全科技创新资金统筹、项目会审、信息联动、审批服务等相关机制,建立市级创新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健全战略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落实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和组织本地创新发展的主体责任。对接省上部署,细化制定创新发展专项方案。

  27.鲜明考核导向。健全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指标考核权重。根据创新发展要求和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单位)重点任务,差异化设置并动态调整创新发展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项目安排、资金扶持等挂钩,并作为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8.保障政策落实。制定实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配套出台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时按程序修订或废止现有不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政策文件。新制定规范性文件,要把是否制约创新发展作为审核内容。加大各级干部培训力度,增强组织和推动创新发展的专业本领。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管理,加强监督保障,突出政治监督,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争取试点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我市全面落地落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乡村振兴·广告
   第05版:中缝
新征程上,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严阵以待 坚守岗位 做好迎战准备 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三江两岸”岸线综合保护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2021-07-14 2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