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5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显龙
勤于笔耕夕阳红
郎天全
徐显龙进学校,为孩子送温暖。受访者供图

  ■ 郎天全

  徐显龙,一个被市中区“五老”志愿者喜爱的“笔杆子”。他铭记初心,发挥所长,用手中的笔积极为推进下一代事业发展鼓与呼,先后荣获“乐山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和“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守初心   奋吹关爱集结号

  徐显龙出生于1954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沐浴着党的阳光参加少先队、进入共青团,健康成长为一名公务员。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不忘党恩、勤奋为民,曾受到市委表彰1次、连续9年考核被市中区委评为优秀。

  2014年,徐显龙在市中区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主任岗位上退休。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虽然退休了,可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的心,不能退休。”于是,徐显龙加入“五老”志愿者行列,担任市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抓关爱宣传新闻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7 年来,徐显龙越干越爱上这份工作,义不容辞地担了关爱宣传“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展形象”的担子。他带头深入基层采写稿件,吹响了影响、动员、感召退休老人关注、支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集结号。据统计,在省、市媒体上,徐显龙2018年发表稿件180多篇、2019年330篇,2020年更是达到340篇,被市中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誉为“用笔杆子激励‘五老’不忘初心、奉献余热、关爱孩子的军号手”。

  树标杆  擂响关爱催征鼓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市中区关爱宣讲团团长蓝新明格外忙碌。3月,他为全区关工委骨干作了“铭记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辅导讲座;4 月,受邀来到沐川,为沙湾、犍为、马边等6个区县的关工委同事,作“讲好红色故事、培养时代新人”宣讲活动。紧接着,蓝新明一次次赴市中区棉竹、青平等镇的中小学,为孩子们讲党的故事,教育引导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

  为此,徐显龙敏锐地采写《蓝新明: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书写精彩人生》,发表在4月底的《关爱明天网》上。

  在关爱宣传中,徐显龙特别注重典型报道的突出作用,坚持用手中的笔,树先进人物和关爱标杆,感召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激励广大“五老”尽心、尽力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作贡献。据统计,这些年,经徐显龙采访报道过的先进人物中,已有2人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人被评为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还有不少人受到市委、市中区委的表彰奖励。

  正是在榜样的带动下,市中区广大“五老”们你追我赶,各级关工委组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蔚然成风。

  带团队  写好关爱大文章

  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来自市中区的马雪瑞采写了《疫有期 爱无疆》新闻报道,并刊登在2020年第8期的《关爱明天》杂志上。这是马雪瑞的第一篇见刊稿。他高兴地说:“多亏参加了市中区关工委组织的通讯员培训,听了徐老师的新闻课,才有了这样的成绩。”

  近年来,像马雪瑞这样关心下一代的通讯员,在市中区越来越多。在徐显龙看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在自己带头写新闻稿件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发展通讯员,依靠“两个坚持”,充分发挥好通讯员队伍的作用,积极为市中区的关心下一代事业鼓与呼。

  ——坚持党建带宣传,确保关爱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为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汇聚民心,徐显龙和市中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一起,多次向市中区委宣传部领导汇报、沟通,促成市中区委宣传部、区关工委于2019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的意见》。由此,该区关爱宣传工作突出了政治引领,健全了协调机制,调动了“五老”积极性,关心下一代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坚持与媒体搞好互动,力争关爱宣传有平台。为解决基层“五老”通讯员写稿、上稿难的问题,徐显龙积极与省、市相关媒体联系,力求平台支持,沟通用稿渠道。他特别重视发挥《乐山日报》的作用,不仅邀请该报的老记者为通讯员上课,还经常指导大家学习报刊上的文章,照着报刊设的专栏投稿,以提高新闻报道的用稿率,增强了通讯员队伍的写稿积极性。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市中区关工委连续4年,被省关工委、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健康教育·广告
勤于笔耕夕阳红
学史强信念 担当促发展
防网络沉迷应有“老年模式”
打造品牌阵地 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
公益诉讼进校园
广告
乐山日报综合新闻·广告02勤于笔耕夕阳红 2021-05-22 2 2021年05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