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
日前,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过去少有人戴眼镜,孩子们甚至觉得戴眼镜很斯文,显得更有学问,可长大后才知道,近视是一件非常麻烦甚至痛苦的事情。近视不仅在生活中造成各种不便,影响日常出行、学习和生活,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还为身体健康尤其是眼睛的健康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前一年的50.2%有小幅上升,等于说超过一半的孩子都是“小眼镜”。究其原因,有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以及孩子自身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原因。
预防青少年近视,让孩子拥有“光明”的未来,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重点是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增加孩子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学校应确保并增加学生的体育课时,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多组织各类丰富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家长而言,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用眼习惯,保证良好的用眼卫生,包括改善作业灯光环境、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躺着或趴着看书等不良学习习惯等,同时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经常做做眼保健操,预防孩子近视。另外,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及时发现、治疗近视,避免度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