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心梅 殷瑛珞 文/图)近日,记者在位于沙湾区葫芦镇葫芦坝村的猕猴桃、柑橘套种基地里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忙着采收球盖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走近细看,只见村民手指翩跹地将一个个圆圆的球盖菇采收到篮子里,就地进行售卖。“基地里的果树都是2019年套种的,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试挂果。为了让‘闲’田有所产出,我们在去年9月开始试种球盖菇,首批球盖菇个头大、品相好、出菇整齐,得到市场一致好评。”说起自己的蘑菇,基地管理人员张学东十分兴奋,“目前已经收获第三批了,前期投入的成本早已经收回来了。”
“球盖菇肉质细嫩,吃起来嫩滑爽口,融合了蘑菇、香菇、平菇的风味于一体。”张学东介绍,与其他菇类相比,球盖菇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杂菌能力很强,在10℃到30℃范围内就可自然生长,“不用施肥打药,一年可收获3到4批,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完全可以实现土地增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葫芦坝村的球盖菇种植面积有4亩多,主要采取就地销售和市场销售结合的方式进行售卖,同时对外开放采摘体验。感兴趣的市民可自驾前往,采摘价格按就地销售价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