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党校 李明
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党通过借助网络工具实现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是在新时代与时俱进优秀品质的体现。而新媒体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既存在不少机遇又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互联网是群众工作的新空间、新方式和群众监督的新平台。新媒体时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善用互联网思维,培育网络文化,完善体制机制,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新媒体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直面短板,心系人民,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通过网络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和积极沟通,为网民群众服好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网民群众积极自愿上网表达民意民愿,努力同最广大的网民群众打成一片,凝心聚力一起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心圆。党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重视网络群众的力量和诉求,并通过不断创新网络平台内容和参与方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征和新规律,学会运用新的信息传媒手段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特别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吸纳网民的合理化建议,在处理网络群众投诉和矛盾纠纷调处等问题的过程中,注意照顾群众情绪,尊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群众共同享有信息化成果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要求互联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这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时代,要积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大网络带宽和移动通信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上争取更大作为。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守纪律”的网信队伍。要切实维护政治安全,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要科学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将以人为本、多元化融合、多层次创新等理念融入到政务、教育、医疗、文化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群众工作中去。
三、建立和完善新媒体时代网络空间的相关管理机制
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各网络相关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和责任分解任务。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考核。要完善信息发布、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机制,积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监控维护,发挥门户网站宣传主阵地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有针对性地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多渠道加强与各网站监管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共同维护与加强党的网络舆情管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要齐头并进,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网络媒体应遵循新时代媒体传播规律,发挥网络舆论阵地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及自媒体空间里不断开发的新型视频、音频、图文传播渠道,认真处理好群众意见、新闻留言、论坛跟帖等民意、民声,在网民群体与党和政府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使网络成为政声下达、民意上传的舆论宣传新型阵地。
不断拓展网宣阵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政务新媒体阵地建设,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增强网上宣传传播力。全面推进网络公益行动,实施微传播工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网上正能量,抢抓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中国“真故事”“好故事”“感人故事”和“精彩故事”传递给广大网友,为国家的发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转变内容管理观念,以内容服务为切入点,变宣传为服务、变受众为用户、变节目为产品。运用大数据等新的媒体管理手段,找准目标受众及其信息需求,加快信息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实现意识形态宣传正向舆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