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为我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金口河区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集中资源力量,克难奋进,锐意创新,做好做实精准扶贫?为此,记者专访了金口河区委书记刘吉祥。
记者:金口河区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
刘吉祥: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为全市未来五年扶贫开发工作划定了总蓝图。金口河区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出台了《乐山市金口河区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的三十条措施》,从攻坚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等八个方面细化具体措施,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下一户一人”,确保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2214户575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为保障精准扶贫有效推进,金口河区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刘吉祥:我们一是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力量。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3名区委常委、1名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区级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二是设立扶贫专项资金。建立区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扶贫投入不低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3%。每年单列资金500万元,设立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产业扶贫“大户奖补”、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创业培训等5类专项资金,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发力。三是实行干部纪实评价制度,建立“红黑名单”。对工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成效显著的列入“红名单”,组织部门重点考察培养,(紧转第2版) (紧接第1版)适时提拔重用。对工作消极懈怠、存在“庸懒散浮拖”等不作为行为的干部,列入“黑名单”,取消评优选先资格,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纪律处理。四是精准到人,落实到户,全面实施“五个一批”。制定出台《金口河区“1+10”扶贫开发推进方案》。按照“生产发展、就业扶持、搬迁安置、政策兜底、灾后重建”五个类别完成分类统计,制定相应脱贫措施。五是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点上抓好五一村、金星村、新建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同步发展基础设施、致富产业、社会事业。面上抓好“一村一品”,各乡镇制定出台具体产业发展规划。六是加强领导,争取支持。建立对口联系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省交通运输厅、川投集团、市交委和金口河区“五方联系”制度,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建立大扶贫工作格局。
记者:要确保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金口河区如何补齐扶贫“短板”?
刘吉祥:产业不兴,是彝区贫困集中的根本原因。金口河区精准扶贫的“短板”在产业。我们在攻坚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基础上,将重点在产业上发力,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着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发展乌天麻、川牛膝、红豆杉、川芎、茶叶等特色种植业和大鲵、野猪等特种养殖业,力争特色产业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旅游新村打造有机结合,继续抓好胜利、顺河、象鼻等旅游新村打造,每年新发展农家乐、彝家乐3家以上。此外,我们还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和种养务工“双技能”培训,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们还将继续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加快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