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征军中的武大学子李晓声
李晓声在密支那战地医院资料图片
  ■张在军

  1943年春天,一张东南亚盟军中缅印战区(China-Burma-IndiaTheater,CBI)史迪威总部招收英语翻译的布告贴进了武大校园。消息传开,年轻学子们热血沸腾,一时间学校里掀起了从军的热潮,上前线当翻译打鬼子去!

  从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牙科转入乐山武大哲学系不久的江苏常州青年李晓声格外高兴,他决定投笔从戎。他立即找同学陈方华、陈文林等人报了名。

  武大校方当时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经过初步筛选,在众多的报名学生中,选定了英语考试成绩80分以上的10人。选出的10名学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重庆美军史迪威总部。经过几个主考官轮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语面试,随着一声“OK,boys!”这10名武大学生有幸全部被录取。他们首先来到位于昆明的美军步兵训练中心(ITC),有人分配去了医院,有人去了训练场,每人对应各自的美军军官做翻译助手。

  1944年三四月间,盟军酝酿已久的密支那战役在即,前方英语翻译人员奇缺,上级通知当时仍在ITC的李晓声和陈文林俩即赴印缅前线战场。

  来到印度列多我军兵营待命,没过多久,李晓声就奉命全副武装随一些美军官兵去密支那前线战场。那天登上飞赴密支那的战机后,李晓声百感交集,知道这将是去经受血与火的磨练。飞机在崇山峻岭上空飞行,开始平平稳稳的,同行的几个美国军官也说说笑笑。李晓声这时的心情是快乐与好奇相互交织;也与数年后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战俘营翻译,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有些相同,特别是有些激动的发抖。

  密支那战役持续了80多天,李晓声一直生活在刀光剑影中。日本鬼子最后被迫退入城里,我军立即乘胜追击,攻打进城。这时,发生了历经数日的艰苦的阻击战。然而虽然日寇开始凭借守军的优势,随时向我军放冷枪,但毕竟无法抵挡我军的强大攻势,不可能再撑下去。最后他们正企图渡过伊洛瓦底江逃窜时,我军万枪齐发,敌人全部击毙于江中。

  密支那攻陷后,八莫也攻下了。紧接着南坎之战,胜利在望。1945年1月15日,李晓声在这天日记里写道:“上午十一时我军正式将南坎攻陷,消息传到无人不欢喜,于是立刻就有人乘车往城内巡视,我因有事不能随行,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好像已近国内。”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新一军拿下南坎了,中国远征军胜利了!

  1945年7月,战争结束后,李晓声从印缅回国,继续在武汉大学读书。虽然他是从抗敌前线回来的,按理也应算是功臣了,然而还是在学校当“穷学生”,也没什么特殊待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旅游
我市一批抗日阵亡将士名单现身
远征军中的武大学子李晓声
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尊严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远征军中的武大学子李晓声 2015-08-09 2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