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交出了“四个好于”的优异成绩。是什么力量牵引“乐山列车”高速行进?市委一声令下,千名干部人才迅速云集,“急行军”奔赴259个村投身扶贫攻坚。是什么精神激励“乐山队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毫无疑问,这力量、精神源于市委从严从实推进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因为专题教育抓得实,才有人心思干的“精气神”;正因为专题教育抓得准,才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向心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认识不足、转化不够、利用不力。有的把专题教育当“副业”,将教育与工作搞成“两张皮”,闹“文字革命”、搞“口号风暴”,没有任何实效;有的把专题教育当“阻力”,认为开展专题教育在与中心工作“争时间”、跟推动发展“抢精力”,心生抵触情绪。
其实,只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得法、推进有效,在推动工作、服务发展、深化改革上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发挥“聚合效应”。
首先,开展专题教育,有利于帮助党员干部发现党性“弱点”、找到作风“短板”、查出思想“病灶”,并逐一治疗、逐项解决,筑牢服务人民、勤奋工作的思想基础,进而提升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发展、积极推动改革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开展专题教育,有利于促使党员干部加深对政策法律、党纪党规、业务知识等的掌握了解,让他们养成依规办事、依法行政、干净从政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能力,进而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过硬的干部人才支撑。
再者,开展专题教育,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巩固和涵养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进而营造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软环境和大氛围。
因此,专题教育成果是改革发展的“助推剂”,改革发展实绩是专题教育的“验金石”。只有专题教育和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做到知行合一,作风才能持续转变,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取得实效。离开作风建设谈改革发展,无法深入、难以持久;而抛开改革发展谈作风建设,也只能是表面文章、纸上谈兵。
当前,乐山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非常繁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使好力、用上劲,能否真抓实干推动各项事业继续进步和发展,是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否学到实处、用到实处的重要标尺。专题教育是否学有成效,最终还是要放到全力服务“转型升级、美丽发展”、深入推进“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全力投入“精准扶贫”、全面实施“堡垒提升工程”等生动实践中去检验。
全市党员干部务必要把专题教育抓实、把本职工作做实,力避虚无、脚踏实地,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信念,增强“山高我为峰、路远脚步长”的勇气,用担当丈量责任,用业绩报效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