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嘉定坊·品读
     
本版列表新闻
~~~——读《战士·战火·战歌》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千里路云和月
——读《战士·战火·战歌》
沙石
《战士·战火·战歌》封面
李权有近照

  沙石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侵略越南,我国政府应越南政府请求,先后派出了数十万名优秀儿女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战士·战火·战歌》,这本30万字图文并茂的纪实作品,便是以此次战争为背景。书中那些铁道兵、工程兵和高炮部队的战斗场景,活灵活现,细细读来,惊心动魄,催人泪下。这一段史实,很多人听说过但不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李权有先生,亲历了这场战争,是资格的见证人。

  “我不是作家,我只是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一名铁道兵”

  李权有,1945年生,1963年入伍成为铁道兵,在援越抗美战场上战斗了5年多,战斗间隙一直负责采写编辑刻印前线刊物《战讯》,1969年撤回祖国修建襄渝铁路,仍做工地战报通讯员,1976年转业乐山地区供销社,工作之余,积极写稿,先后在省内外多家报纸发表作品数百篇。

  《战士·战火·战歌》,2009年出版后,于2011年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处正式签证收藏。

  读这本书,我一翻开就不想丢,那些战斗场面,那些硝烟弥漫中的英雄壮举,那些血与泪,都特别入眼入心。有些读者觉得写这本书的人不简单,想请这位作家喝茶交流。李权有却拒绝说:“我不是作家,我只是战火中的幸存者,我已经76岁了,不会用电脑,也不会玩手机微信,写字像刻钢板,创作进度快不起来,还有许多事儿要赶快做,美意我心领了。”

  “你是和平兵,你读我这本书应该有不一样的感受”

  该书是李权有主动送给我的,同时送来了几本还未正式出版的样书。李权有是我的剑峰老乡,我老家在四家沟,他老家在安家山。他17岁当铁道兵去了越南,我迟几年当兵去了北京,若不是他要送我这几本书,恐怕我们这辈子不一定能见面。

  其实,我和李权有,彼此神交已经几十年了。我对他,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发表在2002年乐山日报上的随笔《借饭》,写的是他在土主中学读书时的往事。《借饭》只有几百字,说的是1959到1961年,同学之间互相借饭,晚上轮流请假带回家,熬成稀汤供家人食用的故事。这篇《借饭》,我读过后就背下来了。他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发表在2006年乐山日报上的散文《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他送书时,我们终于初次见面,我便先把《借饭》背给他听,他也把《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背给我听。我俩都是曾经在部队玩了十多年笔杆子的老兵。他说他还非常喜欢读我的诗词,要求我用一句诗词来表达老兵心境,我脱口便是岳飞名句——八千里路云和月。他想了想说:“三十功名尘与土。你是和平兵,你读我这本书应该有不一样的感受。”

  读这本书,我摘抄了几十则扣人心弦的小故事

  对于本书的真实性,李权有说:“书中这些珍贵的图片,原始资料和细节,完全是真人真事。我写这几本书,全是用当年办战报刻钢板的功夫一笔一画写出来的,然后反复核实印证推敲修改,再请人用电脑打印出来,然后才公开出版,这绝不是闹着玩儿的,要对自己对历史负责任。”

  我读书,自幼养成了做摘抄的习惯,把许多自己喜欢的故事和细节摘抄下来慢慢回味。而本书里的精彩故事,我不光摘抄了几十则,还多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

  本书24个章节,我读到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热血和青春。

  《战士·战火·战歌》:李权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作家简介

  李权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援越抗美铁道兵,负责采写、编辑、刻印铁道兵支队前线刊物《战讯》5年多。1969年撤回祖国修建襄渝铁路,任解放军某团通讯报道组组长。1976年转业乐山地区供销社工作,退休后笔耕不辍。

  本版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热闻
   第04版:乐居
   第05版:乐财
   第06版:嘉定坊·品读
   第07版:嘉定坊·品读
   第08版:热闻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江都市报嘉定坊·品读06八千里路云和月 2021-03-23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