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戴余乐)近日,市中区人民医院“VTE防治系统”正式上线,开启了该院VTE防治新篇章。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为有效降低医院VTE发生率,由市中区人民医院护理部牵头,与相关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了VTE人工智能辅助防治系统,利用大数据早期介入VTE防治质量管理与控制。
据了解,VTE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运用间歇脉冲加压抗血栓装置进行气压治疗是物理预防主要方式之一,该装置利用多腔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地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起到降低血栓形成的目的。同时,气压装置可以与医院HIS系统对接,使VTE的评估、筛查、监测、辅助治疗提醒达到智能化。为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在基础预防和药物预防的同时,市中区人民医院先后购买30台气压治疗装置,投放于各个VTE高风险科室,确保了VTE院内预防工作顺利实施。
同时,为保证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正确运用VTE防治系统,市中区人民医院还组织护理部、医务部、信息科、质控科深入临床各科室,就VTE防治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风险评估表单解读对医护人员进行手把手培训,并对气压装置的使用进行床旁指导。
VTE防治系统的上线运行,是VTE防治信息化建设的开始。接下来,市中区人民医院将继续加大培训,持续改进VTE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VTE发生率、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