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健康教育·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
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各方面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纠正与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不相符的做法。与此同时,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落实落细,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部分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如何落实分级分类诊疗?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何新进展?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需要隔离?如果遇到滞留怎么办?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针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

  问: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

  答: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均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一是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但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二是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要求。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社区传播风险是否存在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综合研判,确定相应的核酸检测方案。

  三是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有关要求。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的“落地检”是指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开展的核酸检测服务。“落地检”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并不相悖。

  问: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出要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如何理解“分级分类”?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要分级分类进行?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十分重要,包括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增加救治资源等。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从加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发热门诊三方面的能力建设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是为了主要收治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这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床位,同时加强建设重症监护单元(ICU),并要求ICU床位达到床位总数的10%。

  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是为了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感染者。这要求各地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一些现有大型场馆,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和医疗医护力量的准备。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使方舱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尽快收治患者。

  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是为了尽快甄别可疑患者。这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若甄别出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问:网友关心,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何新进展?

  答: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接种疫苗仍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疫苗接种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等因素,要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的原则。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

  问:有网友问从疫情高风险区、低风险区返回居住地,是否还需要隔离?具体隔离措施有什么区别?

  答:高风险区外溢人员指的是在判定高风险区域前离开风险区的人员。根据试点评估结果,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风险较低,因此二十条优化措施将管控措施进行相应调整,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假如A地划定了高风险区,对于高风险区内的人员要实施封控管理,对于A地划高风险区之前流入到B地的风险人员,在B地追踪到以后要对这些人员进行7天居家隔离管控。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管控周期从离开A地的时间算起。如果B地在排查时已经超过这个管控周期,原则上无需再进行隔离管控。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从疫情低风险区回来,流入地对有低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检),并做好健康监测。

  问:如何防止对返回人员加码管控?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中,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的疏解。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稳妥安排。目的地不得拒绝接收滞留返回人员,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扩散,也不得加码管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防范跨地区疫情扩散提出明确要求:一是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扩散的首要责任,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措施,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跨省载客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信息。

  二是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疫情跨地区传播防控工作方案,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从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3天两次核酸检测措施(间隔24小时以上)。

  (据新华社)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健康教育·广告
腿酸没劲可能存在这些诱因
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孕期饮酒会改变婴儿大脑结构
冬季来临 别让慢阻肺阻碍您的呼吸
广告
乐山日报健康教育·广告04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2022-11-26 2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