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营成新热 文明是风景
杨心梅
游客在露营后留下垃圾
乐山大佛景区持戒广场露营地

  ■ 记者 杨心梅 文/图

  国庆黄金周,受疫情影响,许多市民无法去往远方旅游,就近露营便成为了假日的时尚新潮,既能满足大家休闲放松的需求,又可亲近大自然,享受美好惬意的生活。假日期间,我市各大景区、公园甚至沿江岸的不少绿地,都迎来了大量的露营游客,草地上扎满的帐篷、天幕里,游客自在地野餐、聊天和游乐,“诗与远方”似乎近在咫尺。

  10月6日下午,记者在乐山岷江三桥下方的滨江步行道看到,不少市民在步道旁的草地上扎起帐篷,席地而坐,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食。“假期到哪个景点人都多,不如就在家门口欢乐一刻,放松心情。”市民何女士告诉记者,早在放假前她就已经采购了一批露营设备,还邀请了好朋友一家共同体验。

  记者注意到,何女士和好朋友正在烧烤,但现场并没有使用炭火。“现在露营提倡低碳、无碳,所以我准备露营设备时还特意采购了一些气罐,希望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何女士表示,自然风景属于大家共有,文明旅游是最基本的原则。

  作为旅游新风尚,露营并非简单地将帐篷、食物、炉具搬到营地,即可尽情享受露营生活,与外出旅游一样,人们需要遵守景区的规定和文明旅游的规则。文明露营行为不仅是市民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在走访乐山大佛景区持戒广场露营地、峨眉山峨秀湖露营基地、市中区悦来镇荔枝弯村的河滩等地时,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市民和游客能自觉约束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行为,保持营地的清洁卫生,不破坏和污染环境,但在一些开放式景区景点,却仍然有游客在露营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

  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仰天窝海拔1600余米,有百亩草甸、牛羊成群,雄伟大山、物产丰富,但开发程度尚有不足,当地的山林间留下了不少游客露营后的垃圾。“塑料瓶、卫生纸、碳渣……很明显都是游客留下的痕迹。”一位野外探索爱好者告诉记者,他是从某网络社交APP了解到的这里,通过网友的分享前来打卡,“来了以后觉得风景确实很美,但也很担心使用明火、乱丢垃圾、破坏草地等不文明现象会严重破坏和污染这里的环境。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制止不文明行为。”

  近年来,随着露营由小众化逐渐“出圈”,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露营。露营作为旅游经济的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能够为景区增加收入来源、给广大游客带来精神享受,需要各方用心呵护。“悄悄地我走了,不留下一片垃圾。”文明是旅游的底线,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应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非风景的破坏者。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健康教育·广告
   第04版:专版
国庆“嘉”年华 乐享好时光
致敬,平凡的坚守!
露营成新热 文明是风景
乐山日报综合新闻02露营成新热 文明是风景 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