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径 文/图
走进井研县研经镇王家沟村,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路旁的柑橘压满枝头,乡村田园画卷令人陶醉。
昔日的省定贫困村,为何旧貌换新颜?
“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村干部的齐心协力。”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梁英笑着说,“目前,村上800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验收;9.2公里村道黑化及漫水桥修缮项目进入设计规划阶段……每天都很忙但也很充实。”
2010年朱梁英当选为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他才27岁。“村子离县城、集镇都比较远,信息闭塞、思想落后,当时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深感王家沟村的贫困,朱梁英不甘心,决心带领乡亲拔除“穷根”。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窘状,朱梁英反复给群众做工作,隔三岔五到县上、镇上争取支持。经过努力,2012年2月,王家沟村一条宽4.5米、直接连通县城和集镇的村道顺利竣工,结束了村里不通硬化公路的历史。“路修通的那一天,几百名村民围到现场,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这一场景,朱梁英至今历历在目。有了这条路,村民们进城赶场的时间由1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
在之后的脱贫攻坚过程中,王家沟村积极争取资金,用于村域范围内道路、水利、村民住房、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实现村内组组通水泥路,用电、用网问题全面解决……2018年,王家沟村历史性地消除贫困,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只是起点,朱梁英的目标是村强民富。乡村振兴的春风徐徐吹来,朱梁英抢抓机遇,聚力产业发展,助力王家沟村先后引进专业合作社9家,发展晚熟柑橘种植900余亩、珍贵林木种植500余亩、脆皖鱼等特色水产养殖400余亩、生猪养殖5000余头;推进农旅融合,深挖王家沟历史文化内涵,打造集吃、住、玩于一体的“国学客栈”文旅综合体,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村民们基本实现土地流转有收益、务工劳动有收益、民生兜底有收益。”朱梁英介绍,2021年,王家沟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00元,比2014年增长10倍。
为了让王家沟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朱梁英带领村民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厕污共治和风貌改造,使整村卫生厕所全覆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立足王家沟村淳朴乡风,探索实行“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开展村民“积分制”管理,形成先进激励后进、后进赶超先进的良性局面。
文明新风劲吹,创新治理有效,王家沟村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近年来,该村相继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全省“六无平安村”等称号。朱梁英也先后获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朱梁英说,她将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的触角深入到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环境提升、基层治理等方面,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带领全村人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