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健康·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腹腔恶性肿瘤重达10公斤
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成功“拆弹”
戴余乐
医生手术中 市人民医院 供图

  ■记者 戴余乐

  近日,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肿瘤血液科、麻醉手术科、血管外科、妇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晚期直肠癌腹腔广泛转移、腹腔巨大恶性肿瘤患者摘除约10公斤重的肿瘤。

  据了解,今年7月初,该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门诊检查。“她走进门诊室,第一眼还以为是怀胎十月的孕妇,但从她和其丈夫痛苦而又沉默的表情中,我察觉到病情并不简单。”直到现在,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健还清楚记得对该患者的第一印象。详细询问病史之后,王健得知,该患者是直肠癌晚期伴腹腔广发转移,由于化疗及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肿瘤转移至腹腔,导致现在肚子鼓得像是十月怀胎一样。患者不仅身体背负着重担,心理压力也非常大,一家人整日郁郁寡欢。

  针对患者的病情,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联合肿瘤多学科团队(MDT)经过3次会诊,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详细诊疗流程,术前也和病人及家属反复沟通。经过医院多部门联合谈话,王健带领手术团队经过数小时紧张操作,顺利完成了腹腔巨大肿瘤的切除,为病人摘除了肚子里10公斤“炸弹”。为减少术后复发,医护人员还为患者予以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两次,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经过1周的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王健提醒,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中晚期,多数患者感觉这个“恶魔”是悄悄来临的。但事实上,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基本实现治愈。

  那么,结直肠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如何治疗和预防?对此,王健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病通常跟饮食、遗传、慢性炎性肠病、结肠息肉及某些癌前病变有关,过多的脂肪、蛋白摄入而缺少膳食纤维摄入、吸烟等行为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此外,肥胖也是结直肠癌的一大高危因素。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临床上,早期结直肠癌症状包括,出现大便颜色变黑、有黏液、便中带血;大便规律、习惯的改变,如以前不爱便秘的,最近经常便秘,以前每天上一次厕所,最近一天要上多次;便秘、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经常出现腹胀、腹痛;经常感到疲劳、乏力;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下降等。市民如果出现这些异常症状,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肿瘤的治疗仍是手术为主。为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组建了强大的肿瘤多学科(MDT)团队,由医院胃肠外科、肿瘤血液科、麻醉手术科、血管外科、妇科、病理科等共同组成,从患者一入院后,专家团队就会对其做评估,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给予患者最佳、最规范的治疗,进行全程管理。”王健说。

  ——相关链接——

  40岁以后建议规律做肠镜检查

  王健认为,早期结直肠癌基本无症状。因此,建议40岁以上男性、45岁以上女性均应行结肠镜检查,提高结肠早癌的发现率,降低结肠癌的死亡率。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警惕,包括:一级亲属曾患结直肠癌的;有大肠息肉病史的;有任何癌症病史的;有长期便秘、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的。一定要重视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及时处理。如果无异常的话,建议每3到5年,要再做一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在结直肠癌的预防上,平时要注意饮食合理,少吃油炸、烟熏、霉变等易致癌物质,多吃蔬果和含食物纤维素的食品,加强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40岁以后每1到2年规律查一次肠镜。如发现有腹部持续胀气或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中带血或黏液的现象,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健康·广告
   第04版:专题·广告
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成功“拆弹”
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全-专科联合门诊指导中心揭牌成立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五通桥区首家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启用
广告
广告
乐山日报健康·广告03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成功“拆弹”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