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兴
俞子才(1915——1992)浙江湖州人,名绍爵,斋名睫巢、春水草堂。幼承家学,家庭的耳濡目染,使得俞子才从小就喜欢上了绘画。抗战时期,俞子才肄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7年,他创作一幅丈二匹巨幅山水画《蜀道行旅图》入选全国美展,引起轰动,深得著名画家吴湖帆赏识。1939年7月,俞子才拜吴湖帆为师,成为“梅景书屋”的入室弟子,得以饱览历代名家巨作,临摹古人书画,被称为尽得吴湖帆青绿山水画的真传者。
1956年起,俞子才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专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俞先生曾经说过:“一个画家一生的画法不应一成不变,应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才能不断发展。”俞子才潜心于传统笔墨,尤以宗法宋元的青绿、金碧山水技法,并结合自身所长,探求创新之路,逐步形成了典雅而有韵味的个人画风。
《峨眉双水清音》是俞子才的一幅青绿山水画,创作于1978年。整个画面山峦重叠,云雾萦绕,林木繁茂,涧流飞泻。恢宏的“清音阁”殿宇掩映在丛林之中,“黑、白”二水奔流而来,汇合于牛心亭下,滔滔白浪,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耳边犹闻闷雷一般的轰鸣。画家将青绿重彩融入水墨,墨与色交相辉映,墨不碍色,色不掩墨。山石、楼阁再以金线勾勒轮廓,树木枝叶则以金代墨,直接用金点缀,以此彰显峨眉庙宇之恢宏,大山之不凡。画面题识:峨眉双水清音。戊午小雪,吴兴俞子才写于睫巢(斋名)。钤印:俞子才印(朱白文),流年未宜付东流(白文) ,子才金碧(朱文)。
《峨眉双水清音》色彩浓重、气象蔚然,无愧是俞子才青绿山水画的一幅力作。作品曾展出于1991年上海中国画院的迎春画展,著录于2000年上海画报出版社的《俞子才画集》。
20世纪中后期,俞子才与陆俨少、应野平称之为上海“画坛三杰”。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及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山水画皴法十要》《青绿山水课徒画稿》《怎样画石》《怎样画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