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力 文/图
“嘉阳河”川剧艺术流派是乐山传统文化的瑰宝。自2015年起,乐山市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分别在市实验中学、市实验小学建立“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嘉州古艺萌春传承培训基地”,开设川剧传习班,组织精干师资队伍,传承普及川剧教学工作。
前不久,“嘉阳河”川剧艺术传习普及展示基地授牌暨2022年度“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市实验小学、市实验中学、市嘉州学校和井研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犍为县南门小学、沙湾小学等第一批“嘉阳河”川剧艺术传习普及展示基地学校接受授牌。
“戏曲进校园”范围继续扩大,正是乐山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以川剧传承为教育点和突破口,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发展,传承与发展乐山“嘉阳河”川剧艺术流派,为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作出的积极努力。
川剧扎根校园 校园艺术大放异彩
“孩子们,注意不要耸肩,手心扶着扶手,现在开始正步位……”4月18日16时,在市实验小学的川剧团训练现场,一群小女生、小男生分别在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演员彭娟与姜海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手法、身段、台步等川剧基本功练习。由于是低段年级学生,所以主要进行的是手、眼、身、法、步等川剧基本功练习。
“目前我校川剧团共有男女生60人,每周一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聘请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教授川剧基本功、排练川剧节目等,希望让更多孩子了解川剧,培养学习川剧的兴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该校川剧团负责人王珠华说。
据介绍,自2015年3月起,该校成立萌春传承川剧班,聘请多位川剧艺术家为川剧班授课,经过多年实践教育,该校川剧校本课程由浅入深,从兴趣到爱好,从表演到普及,特色鲜明,成果丰富。此前,该校川剧班作品《钟馗嫁妹》《花田写扇》《贵妃醉酒·百花亭》等相继获得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一等奖。川剧班学员石昊文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我校川剧班组建以来,在各个舞台上绽放光彩,比如川剧班与法国青少年代表团、澳大利亚原生态艺术团、泰国师生等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同时还参加过‘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乐艺大舞台等大型演出。”王珠华说,从建阵地让川剧在校园扎根,到搭台子让川剧在舞台演绎,再到选苗子让川剧在童心中传承,该校扎实开展好川剧普及工作,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2020年,该校川剧团被命名为“四川省优秀学生艺术团”。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舞台上,灯光炫目,一队身着红色上衣、白色长裙戏剧服装的学生,伴随着一曲优美的川剧歌曲翩翩起舞,红色的水袖抛出女子的绝代芳华;主唱悠扬婉转的唱腔,雍容华贵的服装和头饰,韵味十足……这是市实验中学川剧社团节目《春夜喜雨》表演。该节目获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二等奖。另外,该校川剧社的《梨园芳华》《人间好》等剧目也获得了省中小学生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二等奖、传承奖。
“我校于2015起与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为嘉州古艺萌春传承培训基地,并成立了川剧社团。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院每周定期派专业演员到校开展川剧教学,从基本功练习,如程式声韵的团扇、手帕、水袖,到完整剧目的编排训练,不仅让学生充分感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也培养了大家对川剧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该校艺体处负责人王乐冰介绍,截至目前,该校先后有6批200多名学生在川剧社得到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有70名学生参加各级比赛、表演,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校川剧社先后接待了来自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等政府访问团和学生访问团,弘扬了我国川剧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据了解,自“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7年来,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院组织精干师资队伍,定期在基地学校川剧传习班授课教学,从“唱念做打”基本功训练到量身编排川剧小节目,以戏带功,不仅让一些经典剧目在各级舞台上绽放异彩,也培养了一批批“小戏迷”。2018年至2019年,在西南交大竺可桢书院和乐山艺术实验学校还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阳河川剧艺术普及展示基地”。
据悉,2022年度“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后,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将在“嘉阳河”川剧艺术传习普及展示基地校园开展戏曲课程教学,精心选择或创编一批优秀作品进校演出,或参加校外的优秀作品展演,并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的在校教师,充实“嘉阳河”川剧传承队伍。同时,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戏曲之间的距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让戏曲舞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