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乡村振兴·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豆玉米种出“新法子” 既稳粮又增收
赵径
村民为土地施肥
汪家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片村民正在播种
无人机助力农业生产
玉米苗破膜而出

  ■ 记者 赵径 文/图

  一场春雨唤醒了万物,大地恢复了生机。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区苏稽镇“腾果还粮”示范基地,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地膜上嫩绿的大豆苗、玉米苗已吐出新芽,一旁的空地上,翻土的机器轰轰作响,村民将肥料撒入刚翻好的土里,为即将种植的大豆、玉米做准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眼下,我市各地正在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大豆,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什么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是一行玉米一行豆,现在试点试验的多数是两行玉米三到四行豆,所以叫带状复合种植,能够不遮蔽光线、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

  记者在峨眉山市九里镇汪家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片看到,村民们将大豆种子播种在1.6米宽的宽行里,玉米种子种在50厘米的窄行里,大豆和玉米间隔种植。

  “以前地里全部种满玉米,密度大,导致光照不够,通风也不好,所以玉米总体产量就低。”峨眉山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曾淑惠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够实现玉米稳产情况下,同时又多收一季大豆,每亩地可多收大豆100公斤左右。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破解了常规大豆玉米间作套种生产中存在的田间配置不合理、大豆倒伏严重、施肥技术不配套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缺乏等4大瓶颈问题。采用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套种方式,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显著降低大豆边际劣势,实现了“作物高产、机具通过、分带轮作”三融合,形成了“适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高产高效和分带轮作”同步融合的技术体系。该技术具有“一田双收、稳粮增豆,一种多效、用养结合,一机多用、低碳高效”优势。

  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如火如荼

  行走在苏稽镇“腾果还粮”示范基地,但见机械化设备在地里来回穿梭平整土地,村民们忙着施肥、播种,昔日的荒地正焕发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这1200亩地曾是一片猕猴桃林,因业主经营不当,自2019年以来,基地无人管理、土地几近撂荒。

  为盘活闲置土地、保障粮食安全,苏稽镇党委、政府及村干部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多次就遗留问题的解决、土地流转复垦方式、政策支持等,与重庆罗升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该公司对原猕猴桃基地流转实施腾果还粮项目。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说:“目前,已复垦土地1200亩,正在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按照项目规划,下一步将抓紧开展冷链冻库、灌排沟渠、耕作道路等设施建设。”

  同时,在九里镇汪家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片,村民们人手一台手动播种机,一边推一边走,种子和肥料就均匀有序地撒在地里。这种半机械化式的播种方式比较节省人力,示范片的2000亩地1个月左右就能播完。

  据悉,今年我市将扩种大豆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任务来抓,目前扩种任务已落实到位,其中井研县、峨眉山市做好相对集中3000亩示范片,犍为县、马边彝族自治县要做好相对集中2000亩示范片,其余区县要做好相对集中1000亩示范片。“我们要求各地相对集中建立示范片,力争打造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样板。”张志介绍,接下来将通过净作玉米改间套作、闲置流转土地和撂荒地复耕复种、园区空闲地开发利用、低效经果林腾退等方式,将扩种任务落实落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乡村振兴·广告
   第04版:时事·广告
大豆玉米种出“新法子” 既稳粮又增收
猕猴桃春季嫁接六注意
种植苦笋 过上甜日子
春耕新气象:化肥减数量 耕地提质量
广告
乐山日报乡村振兴·广告03大豆玉米种出“新法子” 既稳粮又增收 2022-04-06 2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