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诗敏
“今年白马镇和四川通威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公司方提供鱼苗、养殖技术并负责销售,这不仅能让出自白马本地的叉尾鮰在商超售卖,而且价格能翻倍。”近日,市中区白马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合作养殖面积约700至800亩,白马镇将提供场地和人工服务。
长久以来,白马镇水资源其实并不丰富,前人本想以耕种水稻留住珍贵的水源,却无意中发现渔业经济效益更大,故家家户户争相效仿,当地便形成了养鱼的传统。然而,随着农业规模发展壮大,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水资源依旧短缺,集约化养殖方式落后,怎么办?
生态养殖、技术革新,这是白马镇近年来拿到的课题。2020年,乐山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成功打造,随后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星级)。该园区以白马镇为核心区,辐射青平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核心区面积2万亩,同时开启生态养殖、高科技养殖、循环种养、农旅融合的探索实践。
“我们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循环农业模式,根据鱼、虾、蟹池塘养殖特点,在池塘内构建小水体推水养殖区和大水体生态净化区。在小水体推水养殖区通过增氧和推水设备,形成仿生态常年流水环境,实现高效集约养殖;在大水体生态净化区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种植水生植物,安置推水设施,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和大小水体的循环。”园区工作人员袁佼介绍目前正在实践的池塘工程化水养殖模式,他表示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尾水污染排放问题,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而且鱼池底部有捕捞网,可通过按钮“一键捞鱼”,降低打捞的人工成本。
据市中区农业农村局统计,乐山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现为四川省最大的乡镇级商品鱼养殖基地,现有水产养殖户906户,其中20亩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11户,年水产品产量3.4万吨,年渔业产值6.5亿元,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0亿元。该园区依托市中区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和岷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环线建设,大力发展以斑点叉尾鮰、长吻鮠、黄颡鱼、鲶鱼、鲈鱼等为主导品种的水产养殖业。
“白马镇商品鱼最远销往东北地区,主销陕西、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白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境内的江团白里透红,属全国唯一的粉红类长吻鮠(学名,俗称江团)。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嘉州三江鱼’公共品牌和‘嘉州江团’地理标志。”
接下来,市中区将继续以四川省“鱼米之乡”、渔业重点县创建为契机,将“鱼米之乡”建设与水产园区建设相结合,加快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水产苗种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广鱼菜共生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逐步加强冷链设施和物流建设,以产业集中连片、三产融合发展、产业效益叠加为目的,规划形成“一核、一环、四区”的产业空间结构,让鲜活的鱼群跃出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