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区宣)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证券化”,壮大集体经济,日前,市中区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进场交易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春节前夕,在市中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室,随着拍卖师清脆的木槌敲击声,市中区茅桥镇闲置办公楼租赁项目成功摘牌,实现收入43万余元。茅桥镇镇长左敏说,闲置许久的资产终于被盘活,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收,也使闲置资产焕发了新的生机。据了解,该项目是市中区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进场交易的第一拍,也是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进场交易的第一拍。
本次茅桥镇闲置办公楼租赁项目是在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背景下的首个集体资产处置进场交易。为此,市中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动对接成都农交所乐山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就项目进场交易做好场地安排、现场服务等相关衔接工作,促使了“第一拍”顺利完成,同时也为推动该公司在市中区率先设立全市第一家分公司做好了铺垫。
2020年开始,市中区全面启动“示范交易中心”创建工作,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加大了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业、国资及区属国企等单位将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项目纳入中心进场交易。在扩大交易品目范围的同时有效规范了区属交易项目的交易行为。2021年,中心累计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项目进场交易9个,罚没资产处置项目进场交易2个。
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宋超表示,开展公开竞价竞拍,在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更有利于今后农村产权交易的公开、公正、透明,这对下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乡村振兴道路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