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朱涵 马剑
西湖是杭州的象征。但在数字时代,让人们在“人间天堂”杭州流连忘返的,还有数字流淌带来的生活之美。当一串串有温度的代码植入城市脉络,站在2022年的时间窗口,杭州以数字变革驱动高质量发展,为近在咫尺的亚运盛会再添想象空间。
宜居,问计于“数”
“小事大帮忙!”住在杭州市滨江区东信社区的陈佳锋打开手机小程序,通过社区上线的“邻里停”,顺利预约到了附近的错时停车共享车位。
产业园区、学校高度集聚,新杭州人大量涌入,这让东信社区的“停车难”日趋复杂,“邻里停”却平地“挖”出1549个共享车位。
记者观察到,一座“智慧之城”的人情味,就是这样体现在生活细节中:前往市中心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不用再绕着圈找车位,平均停车用时从90分钟下降到约15分钟;逛西湖,停车场里的停车杆已全部“下岗”,“先离场后付费”让车辆进出畅通无阻……
从最初的“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覆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11个领域,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让“智治”观念深入人心。
“不用准备复杂材料,也不用两头跑,太好了!”不久前,在杭州市萧山区务工的康中生、董丽夫妇,操作手机办理“亲清在线”跨省通办东西部劳务协作补贴,各领到了家乡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给予的就业奖励补贴和交通补贴10500元。
“亲清在线”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城市大脑的有机结合,倒逼政府流程再造,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截至2021年底,“亲清在线”上线涉及企业商事登记、投资审批等服务事项近600项,实现在线“秒兑”160亿元,惠及企业33万家、员工102万人。
发展,心中有“数”
记者看到,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名副其实的“引擎”:从龙头企业到隐形冠军,从数字经济软硬件到后台产业,智慧产业链“树大根深”;以网易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以安恒信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生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物联网、“企业上云”到“未来工厂”的智能化道路。
“去年单月最高出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万台!”西奥电梯执行副总裁陆超翔高兴地说。
西奥电梯“数字孪生工厂”结合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颠覆行业制造传统模式,将自动化率从83%提升到近100%,最快交货周期从6个工作日缩减至3天。
“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杭州数字经济呈现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景象。”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杨晓勇说。
2021年前3季度,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25.2%,约占浙江全省比重接近56%;重点产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521亿元,占浙江全省比重超过6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高达26.8%,占比浙江全省排名第一。
亚运,借“数”登高
步入2022年,亚运会的脚步近在咫尺。“智能亚运”的探索和创新,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会中。
记者发现,数字技术被全面应用到了场馆运行、赛事活动和服务保障中:数字孪生场馆和“智慧大脑”“亚运驾驶舱”,将实现场馆监测、分析、预警、决策、指挥一体化管理;5G+AR实景导航导览,将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虚拟+现实的精确路线引导;超高清数字转播,将为观众提供360度多视角观赛、沉浸式观赛等功能。
这将是一场“指尖上”的亚运会。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结合票务功能和防疫谋划,整合各类城市服务,将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的“一站式”服务。
根据计划,2022年,杭州将建成5G基站不少于3万个,在亚运场馆和亚运村、城市重要功能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实现5G信号连片优良全覆盖,同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新样本。
(据新华社杭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