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集中力量破解因竹区道路不通导致丰富竹资源“运不出、用不上”这个短板,先后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队系统统计法治宣传月活动在乐启动~~~
省委、省政府对乐山市2021年度群众和社会评价工作即将启动~~~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领导来乐调研时强调~~~
~~~
~~~
~~~——专访乐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广兵
~~~
~~~
~~~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中力量破解因竹区道路不通导致丰富竹资源“运不出、用不上”这个短板,先后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沐川竹产业赢在“路”上
杨心平
林区道路串珠成链沐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本报讯 (记者 杨心平)“要致富,先修路”,经过多年持续用力,集中力量破解因道路不通导致丰富竹资源“运不出、用不上”这个短板,“中国竹子之乡”沐川县竹区道路日益畅通,“毛细血管”不断通达“最后一公里”,实现竹产业赢在“路”上。“十三五”以来,该县共整合统筹各类资金7.56亿元,发动群众筹资2300万元,引导林业大户、专合社、加工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1700万元,累计建成竹资源道路894条1763公里,是“十二五”竹资源道路建设总和的3.85倍。与此正向呼应,沐川县竹产业2020年实现综合产值近50亿元,带动竹农人均增收4000元;2020年该县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2021年创建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三方投入”模式破解资金“筹措难”。积极探索“政府奖补+农户自筹+社会资本”筹资模式,以财政奖补政策为支撑,竹农筹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形成“三方投入”竹区道路建设模式。今年初,该县制定竹区道路建设3年行动计划,县财政将在2021-2023年期间连续3年整合涉农(乡村振兴)资金,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奖补全县竹区道路建设,确保建设竹区道路600公里以上,辐射竹林面积25万亩以上。今年以来,全县已整合投入各类涉农资金3000万元,完成竹区道路建设265公里,受益竹林面积15万余亩。

  激发内生动力破解群众“参与难”。注重政策引导,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面摸底调查全县竹区道路情况,制定出台《沐川县竹区集材道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按照泥碎石路不超过15万元/公里、水泥路不超过35万元/公里给予奖补,鼓励积极性高的村组、竹农、企业开工建设,示范带动。强化思想发动,通过进村入户组织召开群众会、坝坝会、村民小组会等方式,宣传竹区道路建设奖补政策,收集汇总建设意愿698公里,极大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突出群众主体,村委会组织群众自筹资金或投工投劳完成竹区道路路基平台,县交通运输局和林业局对所有申报道路进行全覆盖现场验收,对验收合格的100条180公里竹区道路进行奖补支持,激励群众不再“等靠要”,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

  强化过程监管破解工程“推进难”。鲜明奖补投向,坚持道路跟着基地走的原则,竹区道路奖补明确受益竹林面积并向连片竹产业基地倾斜,确保资金用于群众急需重点竹区道路建设,全县修建泥碎石路面受益竹林面积1000亩以上、修建水泥路面受益竹林面积2000亩以上。优化建设标准,针对多次转运问题,参照《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沐川实际情况,提高道路宽度标准,明确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米,对弯道半径、最大纵坡、路面厚度等作严格要求,确保竹区路建设质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严格工程监管,落实乡镇建设主体责任、交通运输部门道路质量监管责任,由交通运输、林业、乡村振兴3个部门组建4个专班分4个片区包片包乡(镇)督查竹区道路建设,确保高标准如期建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房产·广告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中缝
沐川竹产业赢在“路”上
加快推进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
乐山发展如何 请你客观认真评价
压实责任做好燃气安全工作 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学习贯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市国资委:打造法治国企
奋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今日导读
广告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沐川竹产业赢在“路”上 2021-12-09 2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