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健康·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
市中区人民医院开展首届规培护士《护理临床思维培训——成果展示》活动~~~
乐山友谊医院~~~
~~~
~~~
~~~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2年修“心”之旅 两代医生爱心接力
戴余乐
两代医生与李女士合影
手术中 (医院供图)

  ■记者 戴余乐

  “谢谢你们,是你们帮助我摆脱病魔,再一次给了我‘心’生命。”近日,在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病房,李女士对22年前为她手术的医生谢邦富,及刚刚为她进行手术的医生周洋一个劲地说着感谢,发自肺腑的话,让谢邦富和周洋红了眼眶。

  历经22年艰难“心路”历程,在谢邦富和周洋2位主刀医生的爱心接力下,李女士得以两次转危为安,重获“心”生。

  第一次“心”生命

  22年前,李女士因活动后感到心累气紧,在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

  “当时,医生告诉我们,二尖瓣狭窄往往会引起心房颤动,从而加重心衰的病情。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性肺水肿、血栓,晚期还可能引起右心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李女士家属回忆说,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时任心脏大血管外科(原胸心外科)主任谢邦富及其团队不断完善相关检查并充分评估病情,研究治疗方案,最终决定为李女士实施“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在医生的及时手术、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李女士心累气紧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很快便康复出院。

  出院当天,李女士与一直照顾她的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再次重获“心”生

  今年11月,李女士又反复出现活动后气紧,伴下肢水肿及腹胀、精神食欲差、小便少等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还会间断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口服药物对症处理效果越来越差。

  基于对市人民医院心脏诊疗水平的充分信任,李女士再次来到心脏大血管外科求诊。门诊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二尖瓣机械瓣膜未见异常,三尖瓣重度狭窄,右房功能明显下降,肺动脉高压”,遂急诊以“三尖瓣反流,心功能不全”收入心脏大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左心系统瓣膜术后在若干年后较容易发生右心系统三尖瓣膜严重反流问题。”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周洋谈道,考虑到李女士身材娇小、消瘦,既往有心脏手术病史等情况,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讨论后,拟定为其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全胸腔镜心脏手术。

  11月17日,周洋团队为李女士进行了全胸腔镜下微创心脏不停跳三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仅用5厘米小切口就完成瓣膜置换,整个手术非常成功。经过治疗后,李女士症状明显改善,胸部切口小并且愈合良好。

  对于再次给了自己“心”生命的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李女士非常感激:“20多年前,大家对医学知识了解很少,对心脏上的问题非常恐惧。最开始查出患病,我一度很绝望。但在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此次患病,我依然相信医生能帮我渡过难关。”

  出院当天,李女士与谢邦富、周洋合影留念,留下了见证22年“修心”之旅的珍贵照片。

  相

  关

  链

  接

  市人民医院1986年正式组建胸心外科,开展了首例体外循环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如今心脏大血管外科独立成科,独立自主开展了川中南地区首例TAVR等多项先进手术技术。35年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老一辈医者的开拓奉献,也是新一代后辈努力创新不断进取的结果。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团队将始终坚持“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服务宗旨,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更多心脏患者!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健康·广告
   第04版:时事
   第05版:中缝
22年修“心”之旅 两代医生爱心接力
培养系统思维 提升核心能力
上门服务完成500多位老人核酸检测
多国首次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广告
广告
乐山日报健康·广告0322年修“心”之旅 两代医生爱心接力 2021-12-07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