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祝贺 文/图
近日,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乡村振兴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金融系统要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新的金融力量。
一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自身行业优势,积极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解读
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金融支持
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近期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和成效:金融系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金融扶贫政策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消除了金融服务盲区,大幅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累计支持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次。
会议要求,要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金融支持力度总体稳定,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要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对象,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工作。要继续完善支付、征信等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大型银行要加快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三服务”经营定位,提升乡村振兴金融供给能力。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在中央明确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范围。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政策合力。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做好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要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取消或降低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盈利考核要求。要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做好涉农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健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制,搭建农村金融对接平台。
举措
聚焦“三农” 金融服务下沉乡村
日前,四川农信(乐山)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揭牌暨“政+银+N”农村综合服务联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夹江县新场镇红旗社区举行,标志着我市金融机构深化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进入全新阶段。
据了解,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能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享受到“金融+政务+村务+电商+通讯+物流+保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2021年,全市农信社计划建设548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服务覆盖全市8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
金融活水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乐山,无论是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中小银行一直以来都在持续加强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他们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发展普惠金融,为“三农”提供个性化贷款服务,为产村相融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活水,持续丰富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我市各金融机构还主动聚焦辖内资源禀赋及特色产业,全面推动相关业务合作,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及贷款可获得性,持续为农业发展“输血”“造血”,携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