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鑫
打开常用的手机应用程序(APP),开屏广告有了关闭按钮;关闭开屏广告后,界面变得干净清朗,开启速度也快了不少……近期,针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手机APP诱导用户点击跳转、弹窗广告难以关闭等违规行为,工信部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手机APP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与此同时,一些手机APP广告存在“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问题,令人不胜其扰。这既降低了用户体验,也潜藏着侵害用户权益的风险。无论是从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和隐私安全来说,还是从维护网络服务秩序而言,都有必要加大治理力度。也正因此,工信部的这一次集中整治,赢得多方叫好。
成效值得肯定,治理还需持之以恒。移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植入广告、流量变现成为许多应用程序盈利的手段。在利益驱使下,有的商家不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也是为何一些手机APP广告关不掉、退不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手机APP种类繁多,不同类别APP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发布主体不尽相同,也给治理增加了难度。治理手机APP广告,是一项长期工作,还需久久为功。一方面,应加大制度供给,严格规范手机APP广告,比如可以引入“黑名单”制度等,提升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也应善用技术,破解难题。比如,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监测手机APP平台的广告投放,强化监管的针对性。
让手机APP清爽起来,不仅需要监管机构发挥作用,也需要运营平台把好广告的“内容关”。用户选择一款手机APP,既有方便的考虑,更有舒心的衡量。因此,对于手机APP运营商而言,要有用户意识。只有赢得口碑,才能赢得市场。把用户权益、使用体验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这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也是手机APP赢得用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