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强调~~~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
马波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强调~~~张彤赖淑芳易凡参加
~~~
~~~
~~~——乐山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综述
~~~
     
2021年07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湾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
邓额超

  ■ 邓额超

  7月6日,天刚放亮,在沙湾区沙湾镇海拨1000多米的五七村,10多名村民正在绿油油的香菜地里忙着起菜、清泥、装袋、上车。两个多小时,价值5000多元的香菜就装满了一辆小货车,它们将被直接拉往城里的农贸市场售卖。

  数着厚厚的一叠钞票,菜农胡太华说:“能够种菜致富,得感谢沙湾镇人大代表赵小英。”

  五七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已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主要是年老体弱群体,村里的闲置土地较多。不仅如此,村民种植的黄连、白术、黄柏、杜仲、重楼等中药材由于缺少销路,大家是守着“金山”却过不了富日子。

  这些问题,赵小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下定决心要让闲置的土地下“蛋”,让搁置的药材发“光”。

  跑福建、上成都,到乐山,找部门、求朋友、寻能人,引公司、拓市场、寻销路……赵小英发现,五七村虽然是高山村,但交通便利,有种植高山反季蔬菜的地理条件,而且每家每户种有黄连、白术、黄柏、杜仲、重楼等中药材,拥有较好的致富资源。

  针对群众缺少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及中药材销售渠道的问题,赵小英引进企业,与村民签订300亩反季蔬菜种植协议,保底回收,让200户村民吃下“定心丸”。同时,赵小英还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作用,为群众代销中药材,减少中转环节,让群众多得实惠。目前,五七村仅蔬菜销售收入一项预计就达21万元,人均增收190元;中药材销售收入更是达到318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

  这是沙湾区人大代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沙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费国成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湾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扣乡村振兴时代主题,深入一线履职,从困难群众入手、从最突出问题抓起,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级人大代表认真落实沙湾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切实发挥代表作用,主动深入高山丘陵、平坝田间、村间小道、农户院坝、产业园区、矿山企业等地,同群众和企业业主促膝长谈,谋划乡村振兴之策、企业发展之略,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沙湾区人大代表徐进带领志愿者,助力农户春耕生产,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在柏林村栽种水稻并拼出“党徽”“100”“火车”“稻穗”等巨型彩色图案,打造出全新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同时,徐进还立足魏槽村“桃谷幽居”产业品牌,带领村民发展桃子500亩、核桃2500亩、茶叶500亩,引导村民建成特色采摘基地,发展集赏花、采摘、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农旅项目,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徐进也致力于中桥村蚕桑文化、水碾文化传承,组织修缮“蚕桑文化展览馆”“水碾磨坊”等,为乡村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沙湾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沙湾区人大常委会号召,主动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活跃于重点项目建设、环境治理、矛盾纠纷化解、民生工程实施等各条战线,帮助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指导发展中药材6.26万亩、茶叶5万亩,帮助改厨改厕21900户,安装太阳能节能灯2100盏,维修新建村组道路120公里,受到群众真心点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健康教育·广告
   第05版:中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统筹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种业振兴 推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以实干实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炎炎夏日送清凉 施工安全不能忘
沙湾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
淬炼过硬铁军 谱写为民新篇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沙湾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10 2 2021年07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