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乐山市委团结带领下,全市政协系统广泛深入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助力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市政协决定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像助推脱贫攻坚一样,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政协职能履职尽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市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深化创新活动组织形式、重点内容和平台载体,聚焦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着力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扛起社会责任,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助一村、帮一户、献一策、做一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双助”专项活动。
二、聚焦重点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立足政协职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切实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履职为民的实际行动,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现实。
兴产业。紧盯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协力做好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引进项目和资金,帮助壮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园”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就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支持措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补齐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短板等深入协商献策,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用好政协界别资源和政协委员影响力,组织引导政协委员中的代表人士和企业家到乡村投资兴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强保障。紧扣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建设机遇,协力搭建用工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助力开展劳务输出服务,助推以工代赈和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政策落实。围绕社保、医保、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帮扶、国家粮食补贴、生态补偿等惠民政策落实,深入征集督办提案,深度反映社情民意,全力做好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协商议政等经常性履职工作,助推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建设更具普惠性、区域性、长期性的政策体系。
固基础。参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助力脱贫地区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商建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长制湖长制落实、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村庄清洁绿化等,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助推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优治理。聚焦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多做协调关系、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协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用好“有事来协商”平台,切实围绕农村基层治理焦点和群众生活难点开展微协商,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质量。积极挖掘盘活优秀文化资源,创作推广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文艺作品,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把“双助”专项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筑同心”主题读书活动、模范政协机关创建、“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等结合起来,增强行动自觉。政协党组要把“双助”专项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内容,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工作体系,抓细抓实抓长。主席会议成员要率先垂范,加强联系指导,协调解决活动中的困难问题。政协机关要明确“双助”专项活动的任务和责任清单,把工作细化到量、具体到点、落实到人,实行“表格式”推动、“台账式”落实。县(市、区)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要有领导牵头、有工作方案、有推进措施、有制度保障,实现宣传动员、委员参与、台账管理“三个全覆盖”。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也是检验政协人宗旨意识、责任担当、职能发挥的“试金石”。让我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扬己之长、尽己所能,献智出力、躬身推动,为巩固拓展全市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