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新农村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石镇
发展特色产业 昔日荒山变“金山”
农户在给黑杆芋除草
农技员田间讲解魔芋防病技术
  ■杨长喜 刘君 文/图

  五指攥拳形成“堡垒”,涓涓溪流汇聚成河。近年来,沙湾区牛石镇8个农村党支部的300多名党员,在镇党委政府带领下,紧紧围绕“圆梦小康”主题,强化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美丽新村,新建50多公里村组水泥路,打通进村入户通产业的“断头路”,形成了坝、丘、山“三环路”网络;新建1.4万多米水渠管网和20多口蓄水池,昔日“很难榨出二两油”的荒山、坡地上,7960多亩魔芋、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犹如汩汩新泉,滋润着山区农民追梦前行。

  “刘魔芋”吃下“定心丸”

  8月26日,笔者来到位于菜子岩山上的市级贫困村牛石镇邓坪村。“爬上这座山,就能见到远近闻名的‘刘魔芋’了。”牛石镇镇长张志不断给笔者加油鼓劲。坡路上,一阵风起,果压枝头的核桃不时掉落在山路的草丛间,捡起来剥壳品尝,满口清香。“喏,你再往那边看,豆地坪、骑龙山,一坡连一坡的都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核桃林哩。”顺着张志手指的方向,笔者一眼望去全是墨绿色的核桃林。据介绍,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采取“农民以地入股、土地出租入社”等形式,全镇已建成优质核桃种植基地1200亩,大部分都已进入试果期。

  爬上山头,笔者一行来到一个叫桃儿坪的山凹处,但见魔芋苗大都长到齐腰高,叶绿杆壮,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魔芋地里,几名干部模样的男人正在和两位老人一起,忙着给魔芋苗锄草,老人正是人称“刘魔芋”的刘文弟和他的老伴。由于儿子远在他乡务工,3亩多魔芋和2亩多幼苗正是锄草、施肥的紧要时节,缺少劳力,镇里的领导获悉后,便组织几名党员干部和农技员上了山。锄草时,发现一株魔芋的叶子枯萎了,“刘魔芋”的老伴杨素凤习惯性地直接用手扒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牟永全告诉她,发现魔芋烂叶,切记要拿刀子割掉,不然整株魔芋都会烂掉。见大娘纳闷地盯着他,牟永全说,“魔芋小气得很,这割下来的坏叶不能扔在地里,会传染给它的‘左邻右舍’。”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刘魔芋”告诉笔者,这几年,党的惠农政策上了山,镇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特色农业,资金上补、技术上帮、信息上引,遇到沟沟坎坎过不去时,地处深山也有远亲。这不,为了帮助他发展好魔芋,镇上的干部腿都跑细了。

  其实,在张志心里,“刘魔芋”是牛石镇魔芋产业的一块试验田。如今,全镇已经发展魔芋1200多亩,由于大都是外地品种,不服水土,受到死苗烂苗、产量不高等因素局限,难以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刘魔芋”去年在镇农技员指导下培育的两分地魔芋,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除了留足种子,还尽赚了1700多元。老人手指着屋后的一片郁郁葱葱的魔芋幼苗说,“这批‘接班苗’,除了自己扩种外,全部供给镇里的乡亲去赚钱。”

  “刘叔,莫急哈,你提的3公里上山水泥路和蓄水池问题,镇里下个月就要开工了,老人家尽管甩开膀子干,为牛石镇的魔芋产业多培育幼苗,政府就是山里人奔小康的后勤兵。”张志的一席话让老人吃下了“定心丸”。

  “猕猴桃村官”有了新梦想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潘福刚是牛石镇利农村的村主任,人称“猕猴桃村官”。为了给乡亲们趟出一条致富路,这两年,他在山坡上小试牛刀,靠种植猕猴桃年收入10多万元。同时手把手向村民传授猕猴桃种植技术,全村已有30户农户种植了红心猕猴桃200亩。

  当天,笔者走进潘福刚的猕猴桃园,一道道绿色的长廊里,毛绒绒的褐色猕猴桃甚是喜人,几名城里的客商正忙着和主人讨价还价。潘福刚的徒弟们开心地表示,利农村这条猕猴桃路真是走对了。

  利农村地处山区,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就靠喂几头猪养几只鸡,年轻人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一次外出考察的机会,潘福刚发现家乡的土质很适合种植猕猴桃,于是购买苗子回家试种。如今,潘福刚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5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每年可采摘猕猴桃1500多公斤,一年下来,种植猕猴桃的收入可达10多万元。同时,他还在猕猴桃地里套种花生、黄豆、生姜和蔬菜等作物,以立体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使经济效益大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让牛石镇真正变成‘猕猴桃之乡’。” 潘福刚对未来充满信心。

  家庭农场一年一个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天,笔者穿行在金黄色的田野里,看见牛石镇豆地坪村的“春晖家庭农场”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玉米杆,给700多亩黑杆芋、药魔芋和核桃锄草、施肥。农场的主人李志强告诉笔者,多亏了镇村干部帮忙,农场的基础设施一年一个样,新建了9条总长17公里的村道公路,9公里的泥巴公路实现了硬化,修建了1100米长的排水渠和23口蓄水池、山坪塘,为农场和村民们的小康路夯实了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致富山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路途上,难免崎岖坡坎,只要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五指攥拳形成合力,就能让山区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 事
   第04版:广 告
   第05版:新农村
   第06版:广 告
   第07版:汽 车
   第08版:镜 头
沐川红心猕猴桃 即将采摘上市
期待更多大学生村官 投身农村公益事业
葡萄采果后巧管理
发展特色产业 昔日荒山变“金山”
广告
乐山日报新农村05发展特色产业 昔日荒山变“金山” 2015-08-27 2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