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嘉定坊·品读
     
本版列表新闻
~~~——读朱可嘉长篇小说《红叶飞舞》
     
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朱可嘉长篇小说《红叶飞舞》
程川
《红叶飞舞》封面
朱可嘉近照

  程川

  我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就知道朱可嘉,零星地读过他的文章。后来,他向我寄来了《通讯员之友》,他对基层作者的关注让我在苏稽乡下激动了好一阵,这才知道他是《乐山日报》的编辑、记者,但一直无缘与他谋面。

  他仍坚持用笔写作

  真正的走近和接触朱可嘉是在多年后的夏天,我有幸参与了他的长篇小说《红叶飞舞》的编校工作;当我手捧他誊写得工工整整的一叠手稿,感到沉甸甸的;在电脑写作几近普及的今天,他仍以持笔的方式爬格子,并乐此不疲。

  已出版诗集《心声》、散文集《多彩的琴弦》《守望明月》和杂文集《海棠随笔》的朱可嘉从报社退休后,在坚持笔耕的同时,还到市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使他萌生了创作的冲动。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伏案创作之后,长篇小说《红叶飞舞》终于成书,于2019年金秋时节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老年大学里红叶飞舞、余晖灿烂

  老年大学是一条富有的河,流淌着快乐、健康和幸福;老年大学是一所别样的家,有老树新枝的蓬勃、有红叶飞舞的美丽、有落日余晖的灿烂。《红叶飞舞》以纪实的手法、传记的色彩、优美抒情的叙事语言,通过华安老年大学交谊舞班学员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展示了一批具有不凡经历的老年大学生新的人生一页。小说着力刻画了夏荷、李非农、温暖、王玉珏、秋实、上官兰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讴歌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

  系统地介绍这样一部大部头,非我、非本文所能,幸好有晋人陶潜“读书不求甚解”一说壮我之胆。在一味追求故事阅读快感的一些读者看来,这部洋洋洒洒长达三十多万字的小说,故事情节不够曲折、人物矛盾冲突不够激烈、叙事结构略显拖沓。本书作者以娴熟的文笔、细腻入微的人物及心理刻画弥补了这些不足,让广大读者在阅读《红叶飞舞》的过程中,始终被浓浓的暖意所笼罩;这正是由作者的艺术审美取向所决定的,本书的主旨不在于满足一些读者的猎奇心理,在作者的笔下,纵使那些不堪回首的苦涩记忆,也泛着淡淡的馨香。全书唯一一个算得上反面人物的梁白,作者也将他勾画得温文尔雅。本书第六章、第二十三章对夏荷及上官姐妹的叙述和描写可谓全书的亮点,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感人至深,我认为这是能独立成章的短篇佳品。

  作家命运多舛,人生驿站充满坎坷

  《红叶飞舞》全书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情怀,充满了正能量。这是风雨后的彩虹,亦是书中人物和作者真实的心路写照。在朱可嘉爽朗的外表、豁达的谈吐中,我们很难看到他昔日生活的阴影。朱可嘉出生在五通桥美丽的茫溪河畔,幼年丧父、童年离母,过继到他人屋檐下长大,少年失学,15岁即流入社会谋生。命运多舛,人生驿站坎坷:进小煤矿挖煤,到伐木场伐木……面对磨难他从未消沉,一直怀揣梦想赶路,先后当过通讯员、打字员、炊事员、广播员、教员,当过科长、主任、校长、工会主席……天道酬勤,他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大学梦、记者梦、作家梦。他如同一面镜子,让今天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汗颜;他鲜活的人生阅历本就是动人励志的一本书,在《红叶飞舞》书中众多人物身上依稀可见他的影子。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红叶飞舞》在描述老年大学这个特殊群体的人物群像的同时,还对当前养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寄宿制老年大学”这一新鲜的养老模式命题,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展开了一幅更加广阔的画卷。

  感谢朱可嘉引领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红叶飞舞的壮阔与绚丽,领略这秋来更胜春景的生机与温馨;霜叶红于二月花,不要说,他们(红叶)享尽上天的垂青与荣光,醉人而夺目的美,缘于他们(红叶)把风霜珍藏。

  《红叶飞舞》是朱可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美的续篇。

  《红叶飞舞》:朱可嘉/著中国文化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作家简介

  朱可嘉,原籍五通桥。原名徐文炳,笔名司马文烦、骆驼行、东方竹、白榆、卢火、尤还水等。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多篇。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心声》《多彩的琴弦》《守望明月》,杂文集《海棠随笔》,长篇小说《红叶飞舞》《红华往事》等。

  曾获全国杂文大赛二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刊一等奖、郭沫若文艺奖等奖项。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热闻
   第04版:乐财·广告
   第05版:乐居
   第06版:嘉定坊·品读
   第07版:嘉定坊·品读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江都市报嘉定坊·品读07霜叶红于二月花 2021-03-16 2 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