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静波(左一)走访群众 乐山一职中 供图
■ 实习生 潘雨诗 记者 张波
自2017年5月起,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结对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大风顶村以来,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深耕志、智同扶,综合各项产业发展措施,转变群众发展思路,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大风顶村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乐山一职中教师、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刘静波,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诚赢得民心。2020年5月,刘静波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奖。
深入村组察民情
真心帮扶暖民心
驻村后,刘静波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以“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为前提,搭建为民“连心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与农户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论大事小事,只要群众反映的事,他都会争取以最快的速度为农户解决。
村民吉候石铁左小腿因意外摔断致残,其妻古次西尔是位残疾人,三个孩子一个在读初中,两个在读小学,一家人因劳动力缺乏导致贫困。在充分了解吉候石铁的家庭情况后,刘静波鼓励石铁外出边学习技能边务工。在刘静波的鼓励下,石铁学习了隧道深孔钻探技术,外出务工月工资达到9000多元。刘静波还利用各项政策和帮扶资金,为石铁家购买了猪仔、鸡苗和饲料等,鼓励西尔搞养殖。目前,西尔已经养了4头猪和几十只鸡,她还帮邻居放羊挣钱,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四个做好”
为民办好事实事
“在干部面前做好榜样,在农户面前做好宣传,在困难面前做好帮助,在成功面前做好鼓励。”在工作中,刘静波给自己制定了“四个做好”,全心全意为当地群众服务。
2018年12月,大风顶村整村脱贫退出,脱贫不脱策,刘静波骑着他专门购买的摩托车,仍然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走访,全面了解分析贫困户存在的困难,防止返贫。
村民吉候勒石2017年外出务工时,被拖欠了5000多元工资,其妻子耍惹石石眼部有残疾,两个孩子还在读书,5000多元对一家人来说非常重要。勒石将自己的困难讲给刘静波听,刘静波立即联系了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和县人民法院,收集拖欠工资的证据。经多方联系,2020年4月,勒石终于收到了第一笔被拖欠款2000元,并和施工方商量好后续款项支付时间。“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也要感恩奋进,努力工作,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勒石激动地说。
“要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走心’,驻村工作给予我生命新的活力,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刘静波说,他将继续坚守,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力献策。